评论员 任凯
一场无妄之灾,夺走了一条鲜活无辜的生命。据媒体报道,杭州余杭区闲林街道一名52岁女子早晨外出散步时,误踩危险化学品氢氟酸,当场无法行走,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从不慎误踩到送医抢救无效死亡,整个过程不超24小时,氢氟酸这一日常生活中并不被公众熟知的危险化学品,以这种方式走进人们的视线。
一个无辜的生命逝去,令人扼腕叹息,但除了叹息之外,还应该有所追问,有所反思,有所行动。追问的是,致命毒物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何人所弃?是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反思的是,像氢氟酸这类的危险化学品,竟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公开售卖,对危险化学品管理是不是还存在哪些漏洞?在人们日常生活场景中,人员密集的地方,还有没有类似的安全漏洞,平常可能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这样的事故一旦发生,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该如何把风险的发生扼杀于萌芽之时?
据报道,事发地是一处征迁后还没有动工的空地,每天有很多人过去散步,附近有居民在空地上种菜。事发后,当地警方已对涉事地进行基础排查,调查人员还在现场再次挖出两瓶氢氟酸,具体来源仍在调查中。
氢氟酸对公众来说很陌生,但它有一个更形象的名字叫“化骨水”。公开资料显示,这种溶液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够腐蚀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体,氢氟酸能通过皮肤,溶解细胞膜,腐蚀皮下组织,侵蚀骨骼。公安部早于2015年就将其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专注于环境治理与废弃物处理的专家说,估计人摄入1.5克的氢氟酸可致立即死亡。如此剧毒化学品,本应严格监管、妥善保管,这次却暴露在人员密集区内,这是否意味着,在危险化学品管理过程中,某个环节还存在缺失,有些人还心存侥幸。
根据我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危险化学品。禁令之下,仍有人在利益驱使下铤而走险。记者检索发现,在某些电商平台上一瓶500毫升的氢氟酸几十元就能买到。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一则判例,2016年江西景德镇一女子在线下店以10元购入氢氟酸,因索要欠款无果,为泄愤向欠款人家门口泼洒氢氟酸溶液。该女子最终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危险化学品管理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但一丝一毫的疏漏,降落在普通人身上,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再怎么严格都不为过。散步途中遭遇无妄之灾,看似是小概率事件,但背后恰恰暴露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就提示我们,危险化学品管理这根弦必须时时刻刻绷紧,对潜在的风险,要进行细致的排查,用大概率思维来应对它。小概率事件不是零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小概率也会酿成大风险。
透过这起个案,监管健全危化品管理,加强对危化品的排查与清理,加大对危化品生产、经营、运输、使用等单位的监管,建立可追溯、可共享的信息管理和联合执法机制就变得尤为迫切。此外,也要加大对危化品危害的科学普及,提高公众应对不慎接触危化品后的应对能力。生命无法重复,灾难可能会再次降临,要把危化品管理的关口前置,才会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