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十四小时里,特朗普接连碰上两件不顺心的大事。
不仅传统盟友日本公开拒绝他的要求,连最忠诚的“小弟”韩国都变卦了。
美国霸权主义的长臂管辖那一套终究还是玩不转了。
先说日本这边。美国这次的主意挺 “损” 的,想联合七国集团(G7)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高额关税,尤其是盯着中国和印度。他们打的算盘是,通过这种方式逼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同时也能间接给中国施压。按理说,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关键时刻站出来表态能起到不小的示范作用。可让特朗普没想到的是,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 9 月 16 日直接来了个 “软拒绝”。他说这种 “按来源国加码征税” 的办法和 WTO 规则冲突太大,日本得和其他成员国谨慎协调,简单粗暴地对中印加税 “很难站得住脚”。
这话听起来客气,实际上就是把美国的要求给挡回去了。日本为啥这么不给面子?说白了,还是经济利益在作怪。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2025 年 1 到 2 月,中日贸易额就达到了 3240.7 亿元人民币,中国还首次实现对日贸易顺差 30 亿美元。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更是不计其数,丰田、松下这些大公司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都有深度布局。
就拿丰田来说,他们刚在上海成立了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公司,打算在中国市场大干一场。要是跟着美国对中国加税,这些企业的利益肯定会受损失,日本政府也担心中日关系恶化带来连锁反应。而且日本心里也清楚,美国这招 “曲线制裁” 其实是想让盟友当炮灰,自己却躲在后面。要是真听了美国的话,最后说不定还得替美国背锅,被中国反制措施砸得头破血流。
再看韩国这边,原本大家都以为这个 “忠诚小弟” 会顺着美国的路子走,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移民执法突击彻底打乱了节奏。9 月 4 日,美国佐治亚州的现代 —LG 电池厂突然被移民局搜查,三百多名韩国技术工人因为签证问题被拘留。这些工人大多是持合法商务签证来美国参与项目建设的,结果却被戴上手铐、锁链押走,甚至有人在拘留期间遭遇了恶劣的居住环境和歧视性对待。消息传回韩国,舆论瞬间炸了锅。韩国总统府和外交部紧急启动调查,要求美方彻查人权问题,企业也赶紧制定应急预案,LG 能源直接把电池厂的投产时间推迟到了 2026 年。
这场风波彻底改变了韩国在对美谈判中的态度。之前韩国为了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又是承诺投资 3500 亿美元,又是扩大能源进口,几乎把能给的甜头都给了。可美国这边却在背后捅刀子,让韩国企业和民众寒了心。9 月 16 日,韩国政府公开表示,虽然想尽快达成协议,但绝不会让企业承担不合理代价。韩国外交部长赵显更是罕见地公开批评美国,说 “美国已不再是与盟友保持良好合作的国家”。这话分量不轻,直接把韩美关系的遮羞布给扯下来了。
这两件事同一天爆发,对美国的打击可不小。原本美国想通过拉拢盟友形成对华包围圈,结果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关键盟友一个讲规则、一个讲利益,都不买账。更尴尬的是,美国自己的政策还自相矛盾:一方面想吸引外资重建制造业,另一方面又用严苛的移民政策把外国技术工人拒之门外。就像佐治亚州的电池厂,原本是韩美经济合作的象征,现在却因为签证问题成了烂摊子,连带着整个电动汽车供应链都受到影响。
其实,日本和韩国的态度转变,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已经是 130 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对华贸易额都比对美贸易额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选边站,无异于让他们自断财路。欧盟、东盟这些地区也早就看透了这一点,要么对美国的施压阳奉阴违,要么直接调整政策和中国加强合作。
对特朗普来说,这两件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局限性。以前靠 “胡萝卜加大棒” 就能让盟友乖乖听话,现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老套路根本行不通了。日本和韩国用实际行动告诉美国: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如果美国继续一意孤行,只会让更多盟友离心离德,最终把自己孤立在国际舞台上。而中国这边,凭借着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全球影响力,正用实际行动证明,任何想通过施压来遏制中国发展的企图,最终都只能是徒劳。这场博弈的结果,或许会让世界重新认识到,合作共赢才是硬道理,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终究会被时代抛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