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说一个悖论,其实不生孩子根本不会引发人口危机。

0
分享至

说一个悖论,其实不生孩子根本不会引发人口危机。当前我们的生育率看似断崖式下滑,实则只是回归到了现代社会的正常水平。

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353.9万对,几乎只有10年前的一半。这组数据抛给我们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连结婚都成了可选项,那生育凭什么是必答题呢?

有人还在幻想,放开N胎就能解决问题,但现实早就给出了答案。二胎开放后生育率没涨,三胎放开后,生育率接着跌,这根本不是放开几胎能解决的问题。因为人们终于意识到,不生孩子和生孩子一样,都是基本权利。

看看全球数据就懂了。现在生育率最高的依然是非洲、印度之类的发展中国家,而最低的是日本、德国、北欧这些高收入地区。这种“越富越清醒”的现象,本质是把生育从生存策略变成了人生选项。

经济学家贝克尔早就发现,随着收入增长,家庭会从追求孩子数量转向孩子质量,这不是堕落,而是理性选择。很多人把生育率低归咎于房价高、工作累,但北欧的例子狠狠打了这个脸。

瑞典人均月薪接近3万人民币,夫妻双方一共享受480天带薪产假,国家还把GDP的1.1%花在孩子托育上,但瑞典今年上半年的生育率也才1.43。这说明,就算经济条件再好,生育率也很难大幅提升,真正起作用的是观念转变。

当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当每个孩子的教育投入增加,生育自然会从“多子多福”的旧模式里解放出来。

再看看国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最不愿意生孩子的既不是穷人,也不是富人,而是收入处在中间的这一群人。因为这个群体最清楚教育投资的重要性,宁愿把资源集中在一两个孩子身上,也不愿意盲目多生。这就是现代生育观的核心:不是生不起,而是不想用数量代替质量。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已经从1990年的22岁推迟到28岁,男性从24岁推迟到29岁。这种推迟恰恰体现了对生育的慎重态度,不再受到那些传统生育观念的绑架:首先是“香火KPI”,好像不生孩子就是对不起祖宗;其次是“养老工具人”,把孩子当成行走的养老保险;最后是“社交面子工程”,似乎生完孩子就像完成了亲戚邻里间的社交任务。

更讽刺的是所谓“中国式父母帮忙”:很多父母帮孩子买房买车,潜台词却是“钱我可以出,但是你得用一辈子听话来偿还”,首当其冲的就是乖乖听话,结婚生孩子。但在某些地方,父母对孩子的帮助不是交易,而是纯粹的支持。这种区别背后是生育观的本质差异:孩子到底是独立个体,还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呢?

现在的年轻人正在想方设法切割这些捆绑关系:想谈恋爱不一定要结婚,想结婚不一定要生孩子,即使想养孩子,不一定要按照传统模式来,试管婴儿和领养都是可选选项。这说明大家终于明白,人生节奏不该由别人定义。

社会从“别人都生,所以你得生”变成“你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生育率的下降就是必然结果。

有人担心这会导致人口危机,但历史早就证明,人口数量从来不是关键,人口质量才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竞争力早就从劳动力数量密集转向人力资本密集。非洲生育率高,是因为孩子是生存必需品;欧洲生育率低,但是少量的高素质人口就能支撑起高附加值产业,这就是质量代替数量的最好佐证。

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正是从被动生育转向主动选择的过渡期。贝克尔的家庭经济学理论说,孩子就像耐用消费品。过去我们看重它的使用价值,比如养老和干活,是因为社会生产力低下,需要靠人力数量弥补效率不足;但现在我们更看重它的情绪价值,比如陪伴和快乐,是因为生产力提升后,个体更追求生命体验的质量,家庭也更愿意把资源投入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中,而这种投入恰恰是提升社会整体人力资本的关键。

所以生育率并不是掉下去了,而是从不正常的高位回归到了理性水平。这种回归的深层意义在于,社会终于摆脱了靠人口数量维持运转的原始模式,进入了尊重个体权利、优化人力资本的文明新阶段。

当生育成为自由选择,而非义务捆绑,本质上是社会从集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变的标志。而这种转变,或许才是国家从发展中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所以我们不需要为生育率下滑感到过度的焦虑。它从来都不是人口危机,而是文明升级的必经之路。因为社会进步的核心标尺,从来不是人口规模的粗暴扩张,只有当每个生育选择都基于理性和自愿,这样的社会才真正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证券印花税正式上涨!9月19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冲击袭来!

证券印花税正式上涨!9月19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冲击袭来!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9 08:41:38
清华大学这事,外媒报导,内媒静悄悄

清华大学这事,外媒报导,内媒静悄悄

疫苗与科学
2025-09-19 07:08:05
判罚农妇10万元的法官于焕琴,曾荣获“齐鲁最美法官”等一串荣誉

判罚农妇10万元的法官于焕琴,曾荣获“齐鲁最美法官”等一串荣誉

徐雪芬札记
2025-09-19 11:08:59
盲人带导盲犬爬泰山,狗全程痛苦还被打,基地回应黑料被扒惹众怒

盲人带导盲犬爬泰山,狗全程痛苦还被打,基地回应黑料被扒惹众怒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18 17:22:28
敢负责才敢承诺!荣威M7 DMH“五大件终身质保”让用户无忧

敢负责才敢承诺!荣威M7 DMH“五大件终身质保”让用户无忧

道哥说车
2025-09-19 10:19:09
电影《731》微博声明:严正要求所有侵权方立即停止传播、下架所有侵权内容,并消除不良影响

电影《731》微博声明:严正要求所有侵权方立即停止传播、下架所有侵权内容,并消除不良影响

环球网资讯
2025-09-18 14:50:44
坚持回国的6000志愿军战俘结局如何?历经坎坷

坚持回国的6000志愿军战俘结局如何?历经坎坷

霹雳炮
2025-09-18 22:33:40
资深果粉清早排队拿到iPhone 17,在店外加价800元卖掉,自己等邮寄的使用

资深果粉清早排队拿到iPhone 17,在店外加价800元卖掉,自己等邮寄的使用

极目新闻
2025-09-19 10:04:39
导盲犬爬泰山被打后:狗狗暂停使用,主人账号被扒,更多劣迹曝光

导盲犬爬泰山被打后:狗狗暂停使用,主人账号被扒,更多劣迹曝光

青梅侃史啊
2025-09-18 21:14:08
浙江人注意!西湖知名景点将于9月20日起关闭,计划年底前重新迎客

浙江人注意!西湖知名景点将于9月20日起关闭,计划年底前重新迎客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9 11:51:01
西贝事件持续发酵!四川疾控、广州疾控的神补刀,塑化剂浮出水面

西贝事件持续发酵!四川疾控、广州疾控的神补刀,塑化剂浮出水面

明月杂谈
2025-09-19 05:28:23
詹姆斯:我净资产才没有12亿 我卡上就几千块&身上行头都是送的

詹姆斯:我净资产才没有12亿 我卡上就几千块&身上行头都是送的

直播吧
2025-09-19 09:32:03
“鸭中贵族”柯尔鸭跌落神坛:从上万元一只到100元2只

“鸭中贵族”柯尔鸭跌落神坛:从上万元一只到100元2只

上游新闻
2025-09-18 13:48:07
全是预制菜的萨莉亚,为什么没人骂?网友:不敢骂,骂倒闭了、

全是预制菜的萨莉亚,为什么没人骂?网友:不敢骂,骂倒闭了、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7 21:25:02
世界为什么还需要一个新皮卡品牌?

世界为什么还需要一个新皮卡品牌?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2 13:51:31
中俄免签是好事,但有个问题不解决绝对不行

中俄免签是好事,但有个问题不解决绝对不行

喀秋莎大世界
2025-09-18 22:18:00
葡媒:穆帅将自带教练组入主本菲卡,其中大部分为费内巴切时期

葡媒:穆帅将自带教练组入主本菲卡,其中大部分为费内巴切时期

直播吧
2025-09-19 11:34:05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罗列思维
2025-09-10 18:44:59
说“杀死所有中国人”的美国电视节目,被美国政府关闭

说“杀死所有中国人”的美国电视节目,被美国政府关闭

林樾读书
2025-09-19 07:46:40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普览
2025-09-15 22:35:52
2025-09-19 14:03:00
流苏晚晴 incentive-icons
流苏晚晴
爱分享的小仙女
10294文章数 64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小米消金获渝农商行便宜资金 踩红线放贷?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亲子
游戏
旅游
艺术
数码

亲子要闻

这些育儿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

《鸣潮》官方整活 新角色尤诺曾在2.6版本前消失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AMD低调推出RDNA3新卡RX 7700:16GB显存定位2K游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