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长牙带刺”的监管态势持续发力,短短两周内向多家金融机构开
出巨额罚单,凸显了监管层对金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次性公布了针对10家金融机构的行政处罚决定,包括广发银行、恒丰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华夏理财、信银理财,合计罚款金额高达1.629亿元。
其中8家为银行机构,2家为银行理财子公司。
就在一周前的9月5日,华夏银行因多项业务违规被处以8725万元罚款,使这两周内金融监管总局开出的罚单总额超过了2.5亿元。
巨额罚单详情
月12日的处罚列表中,广发银行和恒丰银行分别被罚款6670万元和6150万元,是此次罚款金额最大的两家机构。
广发银行受罚原因是“相关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恒丰银行则因“相关贷款、票据、理财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
理财公司方面,华夏理财被罚款1200万元,原因包括“投资运作不规范,系统管控不到位,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信银理财被罚款220万元,主要因“理财产品名称不规范、理财产品投资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等事项。
其他银行的罚款金额在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
民生银行因“系统使用管控不到位、基础软件版本管理不足、生产运维管理不严”被罚590万元;中信银行因“理财回表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同业投资投后管理不到位”被罚550万元。
光大银行因“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存在不足、监管数据错报”被罚430万元;建设银行因“个别信息系统开发测试不充分、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存在不足”被罚290万元。
中国进出口银行因“国别风险管理不到位、薪酬支付管理不到位”被罚130万元;招商银行因“数据安全管理不到位”被警告并罚款60万元。
9月5日,华夏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8725万元的罚款。
这是今年以来银行业金额最大的罚单之一。加上此前其分支机构的罚单,华夏银行年内总罚金额已超1.03亿元。
监管关注重点
从处罚事由来看,监管重点关注两大领域:业务管理审慎性和监管数据报送合规性。
贷款、票据、保理、理财等核心业务存在“不审慎”操作,反映出银行在这些业务的流程管控、风险审查环节存在漏洞。
“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则意味着银行向监管部门提供的数据存在失真、不完整等情况,可能影响监管对行业风险的准确判断和及时干预。
监管处罚采用“双罚制”:既对银行机构处以大额罚款,也对直接责任人实施警告、罚款及禁止从业等惩戒。
如此次恒大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相关责任人员中,1人被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1人被禁止10年进入保险业,3人被禁止5年进入保险业。
这种“机构+个人”双罚机制传递出明确信号——银行需对整体业务合规负责,相关从业人员也必须为具体违规行为承担责任。
被罚机构均迅速回应,表示诚恳接受监管处罚决定,并已落实整改措施。
广发银行表示“已完成处罚相关问题的整改”;恒丰银行称“已认真落实相关问题整改问责”;华夏银行也表示“已迅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华夏银行今年以来的罚单总额已累计超过1.03亿元,其在上市股份行中的不良贷款率也持续垫底,截至2025年6月末高达1.60%。
监管机构持续释放压实主体责任、根治行业顽疾的强信号。这些大额罚单不仅是对过往违规行为的惩戒,更是对未来金融业务规范经营的警示。
金融机构需要在追求业务发展的同时,将合规经营和风险防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