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斯塔默访问白宫时,带去了一份令外界惊讶的礼物——一张由查尔斯三世国王签发的官方邀请函,邀请特朗普在自己的第二任期内再次进行国事访问。
按惯例,国事访问大多在美国总统的第一任期就完成,这次若真能成行,无疑将创造新的历史。
如今,日子已敲定:这周二,特朗普踏上英国土地,展开两天的正式访问。大场面的王室礼仪自然少不了,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伦敦街头仍会出现大规模抗议活动。
毕竟,英国对特朗普本人一直抱有相当深的负面评价。根据一项调查显示,英国有约五分之三的公众不喜欢他,提到特朗普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是“白痴”“危险”等。
但有意思的是,尽管许多英国人嘲笑特朗普的言行,他们似乎不排斥——甚至相当欣赏——他所代表的极右本土主义思潮。
在英国政坛,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奈杰尔·法拉奇领导的“英国改革党”迅速崛起。
这个政党的政治旗号和特朗普主义如出一辙:反对移民、鼓吹本土化、推崇“让国家再次伟大”的口号。在保守党执政长达14年之后,2024年的大选中,工党以明显优势上台,曾承诺带领国家走出经济与社会困境。
可短短不到两年时间,这个承诺就不断被“负面消息”稀释:副首相和驻美大使接连因丑闻辞职,让新政府看起来并没有比之前的保守党更高明。与此同时,经济寒潮与基础服务短缺令不少英国人郁闷至极,社会对移民与难民的排斥情绪也在滋长。
法拉奇非常善于抓住这样的情绪——就像特朗普当初在美国的“操作”一样,把各种社会失序归咎于外来者,把国家衰落描述成被移民“蚕食”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描绘一个“黄金时代”回归的民族主义蓝图。
观望者或许会疑惑:既然英国人对特朗普本人极度不满,为何又对他的政治哲学买账?
从某种角度看,彼此厌恶的是特朗普的“个人风格”——口无遮拦、易怒、傲慢,而接受的是他背后的政治叙事:只要把外来人口赶走,把本土产品、工人、利益守住,就能复苏“故日荣光”。这种话听着激进又简单,却在焦躁的社会氛围中极具市场。
事实上,工党与保守党都感受到来自“英国改革党”的冲击,纷纷尝试抛出更强硬的移民政策,但他们缺乏法拉奇式的激情和“乐观主义”,无法彻底吸走选民的怒火。
后果就是,在今年5月地方选举中,“英国改革党”拿下了41%的席位,还夺得两个市长职位、控制10个地方议会——昔日只在纸面出现的极右翼政党,竟有潜力成为下届执政力量。
不只在政治层面,英式“特朗普主义”还在社会生活中扎根蔓延。去年夏天,英国发生了多起针对移民的打砸骚乱,一些伪造的新闻——比如“某起凶案是移民所为”——被用来煽动仇恨,最终酿成真实的街头冲突。
随着媒体持续追踪,“升旗行动”背后露出更令人不安的内幕:它同一些极右翼团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人曾与“英国优先”这种被指责为种族主义的组织合作。个别组织者还牵扯人口走私、仇恨犯罪等案件。
可即便这样,这股势力依然在扩散,不少民众因不满现有政局,甚至乐于用挂国旗的方式表达对传统精英政治的不信任。
在这种氛围下,特朗普再次来访英国,就算街头仍会有嘲笑与抗议,但当他看见大街小巷的国旗与民族主义表情,或许也会感到某种“故乡”般的安慰。
对英国而言,此时此刻或许谈不上“欢迎特朗普”,但仿佛又在用“英国版的特朗普主义”示意:我们并不喜欢你这个人,但我们不排斥那套高举本土主义、反移民、守护“传统价值”的方式。
究竟这种情绪向何处去,或许还要看下届大选乃至后续政治博弈的结果,答案并不明朗。
唯一能确认的是,在全球右倾化的浪潮里,英国也没能脱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