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明明知道东西可能是假的,还总有人抢着买?
在当下中国市场,这一现象非常。从运动鞋到奢侈品包包,假货泛滥成灾。这些假货背后的利润之高,令人咋舌。
为什么假货屡禁不止?又为什么大家会对这种东西趋之若鹜?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假货难以想象的利润
为什么假货会屡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行业太过暴利。
就拿服装行业来说,一件正品羽绒服的成本大约在500元左右,而高仿品的成本只需要150元,价格却高达800元,一来一去利润率直接超过了400%。
这还只是中等水平的品牌,一些奢侈品仿冒品的利润甚至能达到2400%。
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利润,完全是造假者在生产的时候偷工减料,将成本给你压缩到极致,然后再利用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的渠道通过各种话术来诱导消费者,将产品卖出去。
在上海警方查获的一起手表假冒案件中,曝光了这些人的真面目。
在市场上买到的那些所谓的“名表”都是两兄弟自己在一间民房通过收集的配件组装而成。
据他们交代,从2018年就已经开始做这项"业务"了,被抓之前更是形成了从收集配件、拼装加工,到伪造证书、分层代理的完整链条。
这样一块"手表"的制造成本还不到100元,经过层层包装后却能以2000至5000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福建莆田曾经因为大量生产仿冒运动鞋而被称作"鞋都"。
不管是耐克、阿迪达斯,还是潮流品牌的联名款,仿鞋厂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高仿样品。
这些鞋子原材料成本在50至80元之间,却能卖出原价五折的价格,若遇到炒鞋风口,如耐克与迪奥的联名款,从原价7.5万被炒至13万,而假鞋也借势大量流入市场,赚取超过750%的利润。
消费者为何明知故买
很多消费者明明知道它是假的,但还是会选择购买。
原因很简单,它足够便宜。
正品鞋动辄上千,而相似外观的假货只需三百便能入手。穿在外面,谁会仔细去看你的鞋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尤其是对那些收入不太高,但又想买一些高端产品充门面的人来说,假货成了唯一选择。
另一部分消费者则认为,对于一些日用品,正品和假货没有什么区别,正是这样的想法让假货有了生存空间。
除了主动选择假货的消费者,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被骗了。
随着造假技术的进步,很多高仿品几乎可以做到以假乱真,没有经验的人非常容易被骗。
除了表面功夫,有的商家还会与所谓的检测机构合作,伪造检测合格的证书,消费者不知不觉就会掉入坑中。
假货为何难以杜绝
假货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还是违法成本太低了。被抓之后罚的几万块钱,比起获得的利润来说就是毛毛雨。
监管部门每年都能查出几千起案子,但执行起来却很难,很多商家被罚一次之后,换个身份又继续开张。
电商平台的不作为也助长这种造假销售的气焰。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商家的关键桥梁,电商平台本应承担起严格的资质审核和监督管理职责。
然而,部分平台为了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提高平台的日活量,收取更多的佣金,对部分商家的违规行为选择视而不见。
即使店铺被消费者投诉,往往也只是下架商品了事,很少对商家进行永久封禁等严厉处罚。
这种宽松的管理态度,无疑给商家销售假货提供了温床。
一些不法商家甚至开设多家店铺,一家被封,立马换另一家继续营业。
直播带货的兴起更是给假货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
一些无良主播打着"尾单""渠道货"的旗号,实际上销售的都是假货。
由于直播内容的即时性,监管部门很难及时取证,这让打假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很多人觉得买假货没什么大不了,但实际上假货带来的危害远超我们的想象。
江苏查获的假化妆品中,汞含量超标上千倍,长期使用会导致肾衰竭;某地查获的假酒用工业酒精勾兑,已经造成多人失明甚至死亡。
这些血淋淋的案例背后,是造假者对生命的漠视。
更重要的是,当假货泛滥时,消费者就会对整个市场的信任度下降,这会对正规商家造成巨大伤害。
结语
要想彻底根治假货泛滥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处罚力度,让制假售假的成本远远高于收益。同时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监管效率。
电商平台需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完善商家审核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销售假货的商家永久封禁。同时加强商品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假货问题。
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假货。同时积极维权,发现假货及时举报,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记住:当你购买假货时,不仅是买了件商品,更是在支持一个黑色产业链。
参考消息: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48451
https://news.qq.com/rain/a/20241114A02SU90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