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与应】
五虎山,不仅是闽侯县记载自然风情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更是“三个自然”重要思想孕育地。其作为福州南向的重要生态屏障,地缘优势显著,文化底蕴深厚,正逐步打造成为集休闲、健身、养生于一体的城郊型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展示福州乃至福建生态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五虎山也面临着生态保护精细化、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文化内涵深入挖掘等诸多挑战。
福建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吴智瑜/摄
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石伟/摄
在深入调研五虎山生态资源、文化底蕴及建设现状后,县政协委员杨春霖提交了《着力建设五虎山城市“生态会客厅”》提案,从生态保护、基础建设、文化宣传三大维度,为五虎山发展支招,盼其成为汇聚人气、彰显闽侯生态魅力的城市“生态会客厅”。
县政协委员杨春霖在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调研
提案收到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指定闽侯县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五虎山管委会”)牵头落实。如今,提案中的诸多构想正逐步落地,五虎山“生态会客厅”的轮廓愈发清晰。
生态保护是根本
摸清“家底”才能精准保护
县政协委员杨春霖在五虎山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调研
“五虎山管委会本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先保护后开发,联合高校、社会组织,启动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不仅完善了生物族群分布档案,还对珍稀植物、名木挂牌科普,常见树种也由专业团队分类并制作科普牌,让游客在观赏中了解生态知识。”据五虎山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许哲强介绍,为展示五虎山的自然生态之美,五虎山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已公益性开放,并串联周边十八重溪、林祥谦烈士陵园、龙祥岛塔礁洲湿地公园等景点,打造区域旅游景观带,发展生态旅游。
五虎山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
基础建设是保障
体验升级后人气更旺
五虎山休闲、健身线路图例
五虎山森林公园已建成7.5公里家庭生态徒步线路、50公里五虎山百里徒步线路(连接五虎山至十八重溪)及其他支路步道,满足了不同登山爱好者的需求。位于公园东入口的五虎山郊野公园,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其中包含七里小街和五虎山自然馆等项目,致力于打造“户户临水、家家垂柳”的水乡特色风貌。
五虎山郊野公园建设正在进行中
同时,管委会也关注到游客的停车和如厕等基础需求。在五虎山郊野公园周边建成多个停车场,可提供325个车位,遇节假日高峰时,还能额外协调附近300余个车位;在山上的五灵岩停车场、陈友定古寨门、凤港知青点、滴水潭隘口等地,新建了4个公共厕所,间距约2公里,基本满足了游客的如厕需求。
县政协委员杨春霖调研五虎山郊野公园项目建设情况
“我们充分利用五虎山东入口郊野公园大草坪、大开敞户外空间优势,将五虎山郊野公园打造成多功能、开放式户外主题公园,并让青口镇后福肉燕博物馆、省级老字号工匠技艺传承虎峰牌茉莉花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入驻,让游客可以临水乡、吃肉燕,一站式满足‘吃喝游乐购’的服务体验。”许哲强说。
福建省首座以肉燕为主题的博物馆——福州肉燕博物馆•福州日报供图
文化宣传是引擎,打响品牌增加影响力。近年来,福建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联合武夷山国家公园与南非开普区(桌山)国家公园签署增进友好合作会议纪要,并成功举办多届“五虎山百里徒步大会”“五虎山越野赛”等大型系列文体活动,知名度大幅提升。同时,五虎山管委会融合茉莉花茶非遗技艺,推广“方山露芽”茶文化、开发特色文创产品,依托县级融媒、微信短视频等平台进行宣传,进一步提升五虎山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资料图片:第十届五虎山越野赛盛大开跑•路越体育供图
看到五虎山在生态保护、基础建设和文化宣传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杨春霖委员表示深感欣慰与自豪。她表示,将继续关注五虎山建设,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助力五虎山真正成为福州的生态新名片、文化新地标。
记者:陈舒凡 石伟
编辑:林丹 吴梓航
校对:洪婷婷 张翔
审核:王立强监制:谢永杰 庄高翔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您点亮❤️,我们会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