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水,漫流不息,却总在城市的肌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在上海西翼,有一片被时光格外眷顾的土地——青浦老城厢。自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置县至今,已跨越四百八十余年。1577年,青浦县治迁移至唐行镇(现青浦城区),慢慢形成了上海地区唯一完整保留的“龟背形”水陆双棋盘城池肌理与环城水系格局。护城河如翡翠般环绕,万寿塔巍然伫立,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活态传承。
城脉:
一部写在水乡之间的文明史诗
“200年看黄浦,400年看青浦”,黄浦老城厢代表着上海从江南走向摩登和海派的演变;而青浦老城厢代表着上海城市文脉的根源,承载着江南水乡深厚的人文记忆。
这里是江南文化的珍贵样本,明清县治城厢格局保存之完整,在上海乃至整个江南地区都属罕见。“五浦汇流”的水系格局与“龟背形”的城市肌理相得益彰,展现出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智慧与审美。护城河不仅是一道物理界限,更是连接古今的情感纽带,见证这座城市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每一个脚步。
示意图
更为难得的是,这片土地历来人文荟萃,士绅云集,走出了众多影响深远的文化世家和杰出人物:叶袖东、夏瑞芳、金咏榴、张继斋等报业先驱,以文字推动社会进步;钱静方等红学专家,承文化之薪火;董健吾以“红色牧师”之身,成为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及其家族,以开放的视野、国际的思维与深厚的家国情怀,共同塑造了这片土地兼容并蓄、崇文重教的精神气质。
街巷间留存的陈宅、胡宅等传统宅院,虽历经岁月变迁,仍可窥见当年士绅云集的人文盛景。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默默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荣光。
焕新:
一场贯通古今的城市更新实践
青浦老城厢,承载着江南水乡的千年记忆,成为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
中交城投城发作为责任央企,肩负起核心更新实践区的建设使命,以“六本示范”为总体纲领,系统推进老城厢的有机更新。而南厢观宁府,正是青浦老城厢焕新蝶变的重要引擎与标杆之作。
“观宁”二字深植于青浦文脉。溯源1577年,明代青浦南门“观宁门”伫立,取“期盼安宁”之意。1949年,解放号角由此门吹响,开启青浦的安宁盛世。2025年,以“观宁”为名,开启老城厢的崭新时代。
在Hassell等国际顶尖设计团队的协作下,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一城一厢一岛”的整体空间结构,细致复原传统街巷格局与“五方门、双十街、宽窄巷、环形水”的历史风貌体系。通过重塑城水相依的亲密关系,复兴宝庆水街等一河两街格局,让水系重新成为生活的舞台、经济的动脉和生态的廊道。
示意图
作为老城厢城市更新实践区的首发标杆住宅作品,南厢观宁府以约1.0容积率的纯墅社区,承接士绅文化传统,为当代人物营造与之精神共鸣的居所。项目不仅注重物理空间的品质营造,更致力于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旨在续写“人杰地灵、代代厢传”的土地荣耀,引领区域人居方式的迭代升级。
观宁双生:
一场思想与未来的深度交响
基于对青浦老城厢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的深刻认识,2025年9月19日15:00,观宁双生系列圆桌沙龙首场对话即将启幕。本次活动以“交厢辉映 城就未来”为主题,汇聚多位权威专家,展开一场从历史纵深到未来图景的深度对谈。
嘉宾阵容:
郭品磊
中交城投城发上海城市公司副总经理
青浦区老城厢项目公司总经理
林世揚
Hassell董事
上海事务所城市与景观部门负责人
王 辉
青浦博物馆原馆长
滕堂伟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三大议题:
立序
城厢更新的时代价值与中交使命
践行
约3.2平方公里的示范更新与南厢价值
定鼎
观宁府的人居高度与精神承袭
本次沙龙将围绕三大议题,深入探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平衡历史保护与当代发展,如何传承文化精髓与创新生活方式,以及如何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价值。
这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与未来相约的难得机遇!9月19日,让我们相约南厢观宁府,共同聆听历史与未来的交响,见证一座城厢如何在当代重光,在新时期续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