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衫、领带、西裤、过膝靴
均为Saint Laurent by Anthony Vaccarello
调一杯以Nostalgia为名的蓝调时刻鸡尾酒
最近杨英格楼上的邻居家正在装修,“有时候可以听声辩位,有时候还会猜猜楼上装修用的是什么材料。”他语气里带着点笑意,半是无奈半是认真。对声音的敏感,总是会给感官带来多一重的体验。对他来说,声音是种相当复杂的体验,可以拥有颜色、温度、质地等多重体感——有时听到一个声音,脑海中瞬间浮现画面与色彩;一段旋律流淌,皮肤能感知到冷暖的温度变化。强烈的“联觉 (synesthesia)”能力让听觉与其他感官紧密缠绕,构建出独特的通感宇宙。用耳朵听世界同时,他也在用心“看”音乐、“绘”画面,让时间在感官中沉浸延展。在声音中,也能找寻并回到最让杨英格感到快乐的日子。“有段时间我情绪不太好,我就在想我最开心的时候——是千禧年初的时候,一切都特别美好。我找出了那时候我在听的音乐,听了之后觉得特别开心。”他说道。于是,他在创作中试图找回那个快乐的状态,这是他对时代的回应,也是对自己情绪的温柔回望。最新创作的作品 Bleach 的灵感关于 21 世纪的流行音乐,并以当下的视角重塑千禧年的声音美学——Green Day,宇多田光,Avril Lavigne,五月天……那时候的旋律充满活力、情绪清晰。
皮草、围巾 均为Tom Ford
在此前,杨英格的创作方式大多来自自我的情绪与生命经验,他的首张专辑 Once on this island 便是这种感知方式的集中呈现。那是一张基于真实故事创作的概念专辑,用八首曲子讲述了七个夜晚的情绪变幻,画面感丰沛:从焦糖般灼热的橘红,到深夜里浓郁的暗蓝色,再到海面将亮未亮时的晨曦粉色,颜色在音乐的缝隙中流动。他并不想复述一段情节,而是让听众走进一种氛围——就像凌晨三点森林里的小溪,像漂浮在海浪中的感受。
黑色大衣 Balmain
黑色皮裤、黑色皮靴 均为Tom Ford
“写一首歌,大多数时候就是这样开始的:先用几个音色找出氛围,慢慢看到旋律,再浮现出歌词。不是线性的,是片状的,是像画画一样的过程。”杨英格形容自己的创作方式,像是用感官一层一层晕染,直到色块成形,才慢慢显影出线条与结构。音乐像色彩一样流动,也像记忆一样,被调色、重构,再次在心灵的海洋中轻轻漂浮起来。
黑色西装 Givenchy
黑色皮裤、黑色皮靴 均为Tom Ford
Once on this island 不仅仅是音乐作品,也是一次创作者对“记忆”本身的质问。哪怕是一首旋律,也可能写了四五年才找到真正合适的词——“有时候新的歌词会更适合旧的旋律”。每一个碎片来自不同的时间点,但最终要组合成一块完整的情绪地图。那段发生在东南亚岛屿上的邂逅故事,像是被重新剪辑过的现实。“我们记得的,可能早已不是它本来的样子。情绪是真实的,其他都是修饰。”他说。就像他所喜欢的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曾写过的:“要紧的不是生活在这些幻觉之中,而是在我们的记忆中寻找失去的乐园。”或许杨英格的“岛屿”并不是地理意义的空间,而是精神上的乐园巡游——在远离日常节奏的偶然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安静处所。岛屿在远方,也在每一次感官全开、将记忆谱成曲调的瞬间。而下一段未知的声波旅程,已在路上。
衬衫、领带、西服、西裤、大衣、过膝靴
均为Saint Laurent by Anthony Vaccarello
在“动物园”中漫游
某种程度上,杨英格的生命经验也非常“不同”。在苏格兰长大的日子里,他从童年开始唱音乐剧,少年时代组乐队,唱英伦摇滚,也在 Soul Funk 乐队中表演,甚至一直在交响乐团、合唱团和戏剧团中——回忆起来,全部和音乐有关。杨英格几乎就生活在自己的愿望之中。他说:“我还记得小时候的梦想有两个,你知道——小学老师会问你,长大想做什么?我的答案有两个,第一个是想拥有一间动物园,因为我好喜欢动物,另一个就是想做歌手。”他顿了顿,笑着继续说,“这两个愿望,直到今天也没有变过,我还是想有个动物园,也还是喜欢音乐和唱歌。”
黑色皮衣、黑色西裤 均为Dior Men
十几岁的时候,姐姐送了杨英格第一部 MP3,只能存下 36 首歌,全是中文流行乐。“第一首是《简单爱》,第二首是陶喆的,第三首是 SHE,第四首是王力宏的。”他说,“虽然住在国外,在听一些小众西方摇滚的同时,我也同时在听非常多华语音乐。”几年前参加音乐综艺《明日之子》时,他唱了那时候喜欢的《阴天》《打错了》,但呈现的方式是特别的,“我会用我小时候听的音乐来呈现这些华语流行曲,就像给它们穿一件新衣服一样。”他说。杨英格的风格喜好是丰富的,70 年代 Disco 的欢脱、80 年代 Synth-pop 的机械光泽感、90 年代 Grunge 的粗粝、00 年代流行乐的活力,这些不同的声音语言,在他的作品里并存、交错、重叠。在节制与留白之间,依次递进,充满细腻的思考和不疾不徐的回想。
黑色大衣 Balmain
黑色皮裤、黑色皮靴 均为Tom Ford
从营造氛围、打磨旋律,到精进编曲,情绪慢慢发酵。没有急促的冲撞,也没有刻意的取悦。有的轻轻落下,像暮色里的光点;有的沉稳铺陈,像海浪反复的涌动。音乐不是答案,而是一种邀请。就像他说的——“世界都在唱歌给你听,只要你愿意安静下来,去听。”
衬衫、领带、西裤、过膝靴
均为Saint Laurent by Anthony Vaccarello
像文学一样去创作
大学时主修法国文学和电影研究,杨英格并未将之视为实用技能,反倒觉得这些或许称得上是“无用之学”的事物,真正塑造了他看待世界、组织语言、感知情绪的方式。写出《追忆似水年华》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是对杨英格影响最大的作家。“他可以用两页纸描写一个瞬间,他写的不是事情,是回忆的流动,是在写感受。”他说。
衬衫、领带、西裤、过膝靴
均为Saint Laurent by Anthony Vaccarello
于是你会在杨英格的音乐创作里,体验到一种相似的“非目的性”的叙事——并不着急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是让人沉浸进去。这些歌曲里,关于文学的气息不是规划的章节,而是叙事的起伏感,也并不是结论和段落,而是气氛。这样的创作方式始终是杨英格关于自我认知、自我回忆与情绪捕捉的,是一个极度“主观”的旅程。
黑色西装 Givenchy
黑色皮裤、黑色皮靴 均为Tom Ford
文学也影响了杨英格对音乐中的“小情绪”的喜欢,他的作品不追求爆发力,偏爱捕捉情绪高潮前后的微妙“余震”,不需要轰烈,只愿温柔。比起情绪高点,他更关注情绪开始微妙的潮涨潮退,或是那些被搁置的时刻——争吵后的空白、爆发后的独处、听完某句话后的沉默。他也说歌词“接近诗”,但不同的是,歌词有节奏、有旋律、有时间感。它是一个复合式的媒介,而不只是文字。
衬衫、领带、西服、西裤、大衣、过膝靴
均为Saint Laurent by Anthony Vaccarello
过生日时,朋友送了杨英格一台特雷门琴(Theremin),那是一百多年前一位苏联物理学家正在进行无线电波探测实验时,意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种电子乐器。演奏者像是在“弹空气”,通过节奏、距离、姿势改变着电磁波频率以发出声响。这天是台风天,杨英格在家玩特雷门琴玩得很开心。他说:“我现在还没怎么玩明白,但我家猫好像挺上手的,它在啃电线杆,发出的声音比我发出的声音好听,也许它比我有天赋。”
衬衫、领带、西裤、过膝靴
均为Saint Laurent by Anthony Vaccarello
他笑了起来。就像普鲁斯特曾这样写过,关于声音与愉悦的奥秘——“这毕竟很美吧?声音竟可以反射,像水,像镜子。他的乐句让我看见从前所未注意的东西。”
《时装 L'OFFICIEL》X 杨英格
'O:学习法国文学和电影研究的经历,会影响你的音乐理解和创作吗?
杨英格:完全会!它影响你怎么分析和看待世界和人之间的关系。学文学并不是在学文学本身,而是文学里具体的东西,它会融入人的历史、哲学、情感,电影也是如此。这两个东西的确影响了我生活的状态和方式——我怎么去吸收我日常遇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当我现在有更多音乐的技能后,可以再把我吸收的东西转变,再重新输出。而且法文文学,可能特别影响到了我对细腻的小情绪表达的喜欢。
'O:法国文学的写作手法和词汇语言的确会把很复杂的东西描述出来,而且有时候,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其实是经过词语的定义的。
杨:是的,比如说普鲁斯特。我特别喜欢他,因为他写作的方式,他后面也影响了很多作家,这种方式对来说我是很重要的。他可以用两页的东西讲一个词语,那个 sentence 可以不终止,一直有各种的反转、添加,出现很多可能性,然后他都写出来——它其实表达的不是一个事情,而是感受。
'O:歌词写作会非常像写诗吗?
杨:会的,但我觉得写诗反而没有那么大的限制,诗本身是非常纯粹的一种表达,三句也可以,你两页也可以,到处都可以停顿,押不押韵无所谓。但是写歌的话,还是有很明确的组织方式。但歌词的好处,是可以与音乐互补,她们拥有了彼此后是可以那么再上升一级的。而且听音乐的时候,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不需要只在一个安静的时候听。你感受的场景不一样时,吸收的信息也会不一样。
'O:有研究认为人的性格会影响对音乐的喜好——比如偏向随和的人会听 Marvin Gaye的What's Going On、开放的人会选择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你觉得这种情况存在吗?
杨:我觉得情况会更复杂一些,比如 Marvin Gaye 的 What's Going On 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想听,Space Oddity 也在我的歌单里,就像一个人爱吃川菜,不代表他不爱吃意大利面。但是按照这个思路讲,我前阵认识的音乐人朋友问我:“你有做开心的歌吗?”我说“有”,给他放了之后,他说:“这哪里开心了?”有时候会是这样,大家的个性对音乐情绪的理解会有偏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