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主题共16个字:深化改革、心系民生、发挥优势、同创未来,围绕两大主轴:经济和民生。
李家超表示,上任以来不断推行改革,成立以「结果为目标」的政府,上任三年来,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上升一位至世界第三;整体竞争力上升四位至世界第三;人才竞争力两年共上升12位至世界第四;安全城市排名跻身十大,位列世界第七。
![]()
在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方面,李家超在报告中重点提及跨境财富管理、跨境支付通、投资移民计划、新股IPO、家族办公室等领域,坊间热议的“高才通政策收紧”暂未有更新,亮点速览如下:
1、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未来几年,香港预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李家超指,未来几年,香港预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自去年2月启动后,内地投资香港的财富产品户口由2.5万个增至11万个。
未来会进一步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吸引更多基金来港落户;证监会积极推动房地产投资信託基金(房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提高两地房托基金流动性;也会配合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机制,特别是加强与前海和上海合作,为内地私募市场引进更多境外资金。
2、跨境支付通:持续优化「跨境支付通」,拓展与两地民生相关的汇款应用场景
将继续深化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政府将持续优化“跨境支付通”,拓展与两地民生相关的汇款应用场景,明年会优化可携现金援助的发放安排,在广东及福建省养老的香港受惠长者可选择由政府将款项直接汇入其内地指定银行的帐户。
3、投资移民:优化「投资移民计划」,住宅投资门槛下调至3,000万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万港元,无论是住宅或非住宅现最多只算入1,000万港元。
港府优化投资移民政策,如购买非住宅物业,可计入金额从1,000万港元提升到1,500万港元,物业成交价仍不受限制;如果购买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港元,但可算入的住宅物业投资会放宽,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下调至3,000万。
图源:点新闻
另外,为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基建融资,政府明年将修订法例,调低对投资基建的资本要求,对本地项目给予优惠;并推动香港专属自保和再保险行业发展,以及促进市场推出更多跨境养老、跨境自驾和低空经济等保险产品。
4、持续强化股票市场: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李家超表示,香港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5、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推动机管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黄金仓储,目标三年超越2000吨
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已接纳“推动黄金市场发展工作小组”的建议,由财库局落实,包括推动机管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并推动金商在港建立或扩建精炼厂,并与内地研究在内地进行来料加工,精炼黄金后出口至香港作交易及交割用途。
政府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为国际标准黄金交易提供高效可信的清算服务,并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做好预备。
![]()
6、构建国际领先债券市场:巩固香港债券中心地位
香港特区政府会推进巩固香港债券中心地位,香港将提升金融基建,包括金管局旗下的迅清结算(CMU OmniClear)将与港交所合作,研究让投资者在单一平台集中管理及相互抵押股票和债券等不同资产,促成不同“互联互通”机制的联动。也会与瑞士、阿联酋等地市场建立连接;并推动使用离岸中国国债作为不同清算所抵押品,进一步丰富人民币资产的应用场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也正研究由市场建立和营运的债券电子化交易平台的可行性,并积极推动在香港建立商业回购市场和中央交易对手制度以提升市场流动性。
7、构建蓬勃货币市场: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全球辐射能力
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为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全球辐射能力,金管局将利用与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协议,设立新的“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向企业提供贸易、日常营运、资本支出所需且年期较长的人民币融资,支持实体经济使用人民币,并持续探讨更多元化的跨境资金获取渠道,为市场提供稳定且成本较低的人民币资金。金管局亦会研究推动人民币与区内本币在港进行更便利的外汇报价与交易。
政府将发行更多人民币债券,并将研究在合适的场景下以人民币支付政府开支。
8、国际风险管理中心: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基建融资
为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基建融资,政府明年将修订法例,调低对投资基建的资本要求,对本地项目给予优惠;并推动香港专属自保和再保险行业发展,以及促进市场推出更多跨境养老、跨境自驾和低空经济等保险产品。
9、人才政策:高才通续签率55%,每年带来约340亿港元的经济贡献
本届政府推出一系列新的输入人才政策,至今已有超过23万人才来港工作和发展。其中,高才通计划12的申请续签率达55%。获批续签的高才素质高,在港主要从事创科、金融等行业,按每月收入计,95%高于香港收入中位数2万多港元,50%更是高出近一倍,显示需求大,市场愿意付较高工资招聘。高才通计划可为香港带来每年约340亿港元的经济贡献,相当于GDP的约1.2%。
李家超续指,通过不同计划来港的人才大部分很年轻,七成在40岁以下,有助纾缓人口高龄化的挑战。政府会继续推行人才政策,确保香港人才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10、拥抱AI: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
政府已加大力度培育本地及吸引国际和内地AI人才,包括成立“AIR@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汇聚过千名专才,以及云集近千家AI 企业,提升香港AI的研发实力,为开发不同AI 应用奠定基础。
港府同时已预留十亿元,于2026 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促进AI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开拓应用场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