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即爆款,上市即售罄”——这几乎是当下所有新车发布的标准剧本。
什么“盲订破万”“大定破万”,甚至还有数十万的“小订”数据,国内汽车圈一时营造出一派供不应求的火爆景象,可谓是热闹非凡。
然而,这些看似华丽漂亮的“订单神话”,却让不少业内人士看不下去了。
这不,阿维塔前高管李鹏程就在朋友圈吐槽,称今年年初到现在,乘用车“小订”已经突破5000万台了,其中80%都是在新车发售72小时内完成的,并为中国汽车点赞。
虽然这几句话看着是在力挺国产车,但字里行间“暗讽”的意味太浓烈了,就差把“订单造假”这几个字直接写在上面。
毕竟要知道,今年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累计批发为1793.4万辆,零售1469.8万辆,同比增长只有9%。而现在还没进入第四季度,车企公布的小定数据就破了5000万辆,比去年全年2756万辆还多了2200万辆,这销量“大跃进”的速度简直比蹿火箭还快。
事实上,“开局一张图,数据全靠编”,已经是行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之前汽车大咖吴佩就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说过,这些“小订过万”的海报,很多都是广告策划,就是想让你觉得这车很火,另外还可以讨好领导,何乐而不为?
那这些车企是怎么玩转这套规则的呢?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把随时可退“小订”直接模糊成“大订”,而这些小订其实只需要交个几百块或者上千块就行了。当然,有车企也会在“大订”数据上做文章,比如渠道压货被算作终端订单,甚至存在“刷单”和内部员工下单冲量的灰色操作,这样弄下来订单数据怎么可能不好看?
不得不承认,自从新能源汽车爆火以来,汽车市场完全就进入了“无底线内卷”的时代,卷价格、卷配置、卷屏幕、卷性能、卷智能,如今竟然开始卷订单了。只不过,对于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国产车来讲,这种自上而下的“订单造假”“虚假宣传”的风气,无异于一场彻头彻尾的慢性自杀。
一方面来看,这种做法会误导消费者,从而透支他们的信任。因为现在很多人买东西都喜欢看销量,车企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拼命去刷数据,从而营造出了一种虚假繁荣。可一旦当消费者发现真相,那就会产生巨大的被欺骗感,严重透支对品牌乃至整个行业的信任,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另一方面来看,这也会干扰市场判断,滋生虚假泡沫。毕竟虚高的订单数据扭曲了真实的市场需求,误导了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判断和投资决策,可能催生行业泡沫,最终造成资源错配和浪费。而当“吹牛”成为行业惯例,踏实做产品、诚实做营销的企业反而显得“成绩不佳”,于是不会吹牛的车企更干不过会吹牛的车企,导致行业走向虚假宣传的歧路,劣币驱逐良币,就这样的竞争环境,消费者还能买到真实可靠的车吗?
总而言之,现在的国内汽车市场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仿佛推出的车订单不爆,屏幕不多,速度不快就是白造了似的。而当业内人士也开始坐不住,出来批评讽刺的时候,说明这个行业才是真的该好好反思了。
至于消费者们,更应该擦亮自己的双眼,买车之前多做好功课,订单数据只是一个参考,大家需要的是适合自己并且拥有可靠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