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不想死,我回来了,我真的回来了!”
目睹躺在医院的女儿哭着发出最后的求救,说她不想死,父母的心都碎了。
河南14岁少女在拓展营遭受体罚致死一案,于2025年9月11日在河南省中牟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法院宣布择期宣判。
眼睁睁看着养育到14岁的女儿,在生命最后时刻哭着说不想死。
那一幕,深深折磨着王先生和妻子。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3万学费换来悲剧
2024年9月,郑州某医院重症监护室,14岁的小玲躺在病床上,胳膊上布满伤痕,脚趾甲已经变黑,视力几乎完全丧失。
她紧紧抓着父亲王先生的手,用尽最后的力气说:“爸,我回来了,我真的回来了,我不想死……”
昏迷时,她还喃喃自语:“凭什么打我?”
这些话像刀子一样扎进父母的心里,谁能想到,一个月前还活蹦乱跳的女儿,从“柯贞拓展营”回来时已经奄奄一息。
9月26日,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最终,小玲因深度昏迷、脑干功能衰竭等18项并发症,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后来王先生在整理女儿遗物时,在一本笔记本里看到一行字:想回家吃妈妈做的番茄炒蛋。
就这么一道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却成了孩子永远无法实现的心愿。
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此前宣称能“矫正厌学”,收取3万元费用,目前已因相关事件被依法处理的拓展营。
事情还得从2024年6月说起。
当时小玲刚上初中没多久,突然跟父母说不想上学了。
王先生没有强迫孩子,而是先帮她办理了休学手续,想慢慢开导她。
正当他为孩子的学业感到烦恼时,看到了“柯贞素质拓展营”的广告。
这家位于河南中牟县的机构,宣传称其采用军事化管理,能够矫正厌学,同时教授国学知识,还有专业心理疏导。
虽然每月1.5万元的学费让普通工薪家庭的王先生感到心疼,但想到女儿的未来,他还是咬牙交了两个月的费用。
7月底,小玲正式入营。
入营前,机构要求不能携带手机,说是为让孩子专心接受训练。
想联系家人可以用老师的手机,或者写信由老师转交。
负责对接的“班主任”阴某利每天都会发小玲的照片和视频给家长,照片里小玲有时在读书,有时在训练,看起来状态还不错。
王先生夫妇曾提出想与女儿视频通话,或者去探望,但都被阴某利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军事化管理需要封闭环境,家长到来会影响孩子的训练效果。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照片不过是精心安排的假象。
30天炼狱般的“训练”
小玲进营后的30天,接受的根本不是什么“训练”,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魔鬼训练”。
河南的夏天,气温经常超过35度,小玲却要在烈日下罚站4个小时,期间还不准喝水。
跑步、俯卧撑稍有不达标,教官吴某就会有拖拽行为。
有学员反映,训练中存在不当体罚行为,导致身体受伤。
更过分的是人格侮辱,据其他学员证实,小玲曾被要求脱光衣服在地上爬。
教官靳某还以“检查身体”为名对女学员动手动脚,孩子们害怕报复,只能忍气吞声。
除了肉体与人格上的摧残,连维持生存的伙食也极为苛刻。
营里的饭菜几乎看不到肉,小玲因为偶尔顶嘴,曾连续两天没有饭吃。
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暴晒,她开始出现呕吐、心脏疼痛的症状,最终导致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身体每况愈下,小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回家。
她偷偷写了6封求救信,每封都在哀求父母接她回家看病。
她把信交给阴某利,满心期待这位“班主任”能帮她转交,然而这些信全部石沉大海。
警方后来在阴某利住处搜出180多封学生的求救信,其中小玲的3封已被销毁。
面对质问,阴某利辩称是按机构规定办事,可王先生翻遍当初的协议,根本没有禁止孩子写信的条款。
在日复一日的体罚、饥饿与求救无门的绝望中,本就被病痛折磨的小玲,身体再也撑不住了。
2024年8月26日,小玲在阴某利的宿舍突然晕倒。
机构没有立即送医,反而先给王先生打电话,轻描淡写地说孩子胃不舒服。
足足拖了3个小时才把人送到医院,就是因为送医不及时,让小玲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
当王先生赶到医院时,女儿已经陷入深度昏迷。
医生说,孩子的情况非常危险,多个器官都出现了衰竭。
整整一个月的抢救,还是没能挽回小玲年轻的生命。
女儿走了,王先生夫妇唯一的念想,就是让涉事人员受到应有的惩罚,可案件审理的过程,却充满了波折。
案件审理波折
小玲去世后,中牟县迅速成立调查组。
2024年9月4日,“柯贞拓展营”被关停取缔,体罚小玲的教官吴某、猥亵学员的靳某被刑事拘留。
10月,截留信件的阴某利因“侵犯通信自由罪”被刑拘,后被批准逮捕。
2025年初,检方提起公诉,建议判处6个月有期徒刑。
这个结果让王先生无法接受:“她截留信件直接断了孩子的生路,6个月太轻了!”
2025年6月一审开庭,检方展示了3封幸存的求救信,阴某利却改口说只截留了2封,试图为自己减轻罪责。
甚至还狡辩称孩子信里大多数说的都是不想训练之类的话,都是故意找借口逃避训练,按规定就该扣下,免得影响其他学员。
听到这番说辞,王先生当庭提交了小玲写的小说手稿,那些文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孩子”。
他要求追加“虐待罪”,法庭宣布择期再审。
9月11日二次开庭,从早上9点持续到下午4点多。
王先生提交了新证据:一段阴某利承认参与制定营规的录音,以及其他学员证明她目睹虐待却不作为的证言。
他坚持要求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追究责任。
目前案件还在审理中,涉事的营长、生活老师等3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后续审理进展将以法院公告为准。
以生命为代价的警示
事件曝光后,部分网友对家长选择此类机构的行为提出讨论。
王先生夫妇对此深感愧疚,坦言是轻信宣传的失误,让女儿遭了那么多罪。
从女儿去世那天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女儿讨回公道,让那些伤害女儿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小玲走后,家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他逢人就说:千万别信那些封闭式机构,见不到孩子、接不到电话,再贵都是坑!
其实,小玲的悲剧不是个例,这些年类似的“矫正机构”乱象一直存在。
它们收费不菲,从1万到5万不等,实际却在搞体罚、关禁闭那一套。
更可怕的是,部分此类机构存在资质不齐全问题。
专家建议,对这类拓展营、矫正机构,应该实行教育、民政部门双重备案。
还要强制安装家长可以实时查看的监控,坚决杜绝“全封闭断联”的模式。
毕竟对家长来说,孩子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什么比能看到、能联系到孩子更重要。
如今,王先生还在苦苦等待最终判决。
他表示3万块钱没了可以再赚,孩子的命没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他不要赔偿,只想让害死女儿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不想再有孩子遭这种罪。
一个14岁女孩的生命,换来的不应该只是几个月的刑期。
希望法律能给小玲一个公道,也给所有家长一个警醒:
孩子的成长从来没有捷径,对于宣称“速效改造”“快速矫正”的机构,家长需提高警惕,选择前核实资质并确认监管措施。
结语
小玲笔记本上歪歪扭扭的“想回家”,成了永远无法兑现的愿望。我们总说孩子要坚强、要改变,可有些“训练”从不教人成长,只教人屈服。希望小玲的悲剧,能让更多父母明白:真正的教育,从不是以痛苦为代价。
参考文献:1.重庆日报:《14岁女孩在拓展营遭体罚去世,班主任因截留其给父母信件受审:我太遵守学校规定了!检方建议量刑6个月》2025-06-052.封面新闻:《14岁女孩拓展营遭体罚后身亡求救信被老师截留案择期宣判》2025-09-123.南方都市报:《家属披露“14岁女孩遭拓展营教官体罚去世”详情!信件被拦》2025-09-1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