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乱象并非无解,真正缺少的是用心服务的诚意与让业主做主的机制。
2025年9月17日,人民日报(第 15 版 社会)再次将目光投向物业领域,但这次不再是单纯的痛斥物业乱象--而是呈现了多个城市的成功实践。从银川的精细化管理到佛山的酬金制改革,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朴素却深刻的道理:没有服务不好的小区,只有不尽心的服务。
01三地实践,破解物业收费与服务不对等难题
长期以来,物业收费不透明、服务品质差已成为城市居民的普遍痛点。今年四月,人民日报曾连续发文痛斥物业乱象,而这次发布的报道则转向了解决方案的成功案例。
宁夏银川市通过政府指导价政策,让物业费与停车费双双下降。清水湾社区的一位居民坦言:“去年7月降价后,一年省下500多元,但服务一点没缩水。”
物业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比如绿化用水从漫灌改为喷灌,年省5万元水费--实现了"降价不降质"。
山东青岛城阳区某小区则优化服务流程,建立集中清洗中心,用大型设备机械化清洗工具,解放人力提高效率。更推出"社区团购"、"银发旅行团"等人性化服务,增强业主与物业的联结。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广东佛山的探索。
02佛山样本,酬金制如何让物业回归"管家"角色?
佛山龙湾华府小区做了一项大胆改革:自今年7月1日起,业主不再向物业公司交纳物业费,所有物业费与公共收益直接存入业委会开设的公共账户。
这与此前《江苏省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的"成熟小区试点物业费由业委会收取"方向一致,标志着酬金制从“理论”走向实践。(相关阅读:江苏物业新规试点:物业费直接交业委会而非物业公司)
酬金制并非新生事物。根据2004年1月1日起执行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物业收费本就分为包干制和酬金制两种方式。然而,包干制因对物业公司更有利而成为主流,业主沦为弱势方。
酬金制的核心是:物业公司制定服务方案与预算,提交业主大会表决。通过后,物业公司提取固定比例作为酬金,剩余资金全部用于小区服务。所有账目必须公开透明,接受业主监督。
03业主大会有效运行,酬金制成功的关键基础
酬金制虽对业主最有利,却有一个基本前提:业主大会必须能有效运行。一切事务由业主大会决定,物业公司仅提供方案并执行。
当前许多小区的问题正在于此一一没有业主大会,或业主大会无法正常运作。即使名义上采用酬金制,也可能沦为变相的包干制,出现账务不清、虚报开支等现象。
佛山龙湾华府的成功,不仅因采用了酬金制,更因为他们自行搭建了"透明社区"数字化平台。通过该平台,业主可随时查看财务信息、审批流程、会议纪要,真正实现了实时监督。
这为解决业主大会"召开难、表决难"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当地政府若能在顶层设计上支持建立电子业主平台,让表决像网购一样方便,将极大促进业主共识的形成。
04业主大会是解决物业纠纷的最终出路,技术问题可解
有人质疑:业委会有资格收物业费吗?谁来监督业委会?--当然是业主(你自己)来监督呀。这些其实都是技术性问题,只要有了监督的渠道和制度,监督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若业委会不想直接经手资金,可委托物业公司代收,存入共管账户。北京早已有小区采用此模式:业主大会授权物业代收,业委会不直接接触资金,但拥有监督权。
底层逻辑其实很清晰:小区的公共部位与设施需要管理,管理费用应由全体业主作为共有人承担。这笔费用应该交给谁?当然是业主共同决定的机构--业主大会。
而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就是业委会。有些人担心业委会缺乏监督,但实际上,监督权就在每一位业主手中。当前真正的问题是业主大会常常因各种干扰无法正常召开。
只要保证业主大会和业委会正常运作,无论是酬金制还是包干制,物业纠纷都能大幅减少。业主满意度低于约定幅度,即可触发终止物业合同的条件。
成功小区的案例实践表明,数字技术加持下的业主大会是打破物业困局的关键。当政府建立便捷的电子业主平台,当业主能够像网购一样轻松表决,社区治理就真正进入了新时代。
人民日报今天的报道,为全国物业治理指明了方向。酬金制不再是理论空谈,而是经过验证的可行方案。期待更多地方能出台科学、符合民意的政策,让业主真正成为小区的主人,让物业服务回归"服务"的本质。
只有业主们能够便捷行使权利,物业公司才会真正俯下身来做好服务--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