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如此,妈妈都知道手机对孩子的危害有多么大。但这毕竟是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对于正在需要学习知识健康成长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否则就会把他带到万丈深渊,甚至万劫不复的境地。
鉴于这个情况,妈妈们都想来制止小学生玩手机毛病,可是又束手无策不知怎么做?
有两位妈妈的做法,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张妈妈有一个男娃,她的孩子对手机一直很着迷。面对孩子的成绩每况愈下,手机玩的越来越溜,而且越来越上瘾。
她对孩子说,儿子,如果你能按时完成作业,我就让你每天玩一个小时的手机,你看怎么样?孩子一听,玩一个小时的手机,觉得也行,就点头答应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小学生放学以后光想着玩手机,妈妈再三催他写作业,他却给妈妈讲,“妈妈,你说让我玩一个小时的手机,怎么说话不算数呢?”妈妈没有办法,就又默许让他继续玩了起来。
可是时间超过了一个小时,孩子还在那儿着迷的玩着,根本停不下来!妈妈很无奈的说,一个小时到了,必须停下来。小孩好像没有听到妈妈的说话声,仍然在那里埋头玩着手机,妈妈走过去要硬拽他的手机,结果两个人打闹起来。
妈妈没有办法,只好妥协。而孩子更是不依不饶的说,“妈妈你怎么说话不算数?说好了我玩一个小时,怎么就不让我玩了呢?”妈妈一脸茫然,很是无语,就这样一次次的妥协,一次次的不欢而散。而孩子玩手机的瘾越来越强,他的学习成绩,大家都猜得到,一落千丈!
同样的是玩手机,而另一位妈妈的做法和他截然不同。这位妈妈是我的一个邻居,他的孩子也上三年级,原来也有玩手机的习惯。
只不过是她这样引导孩子,该玩的时候一定让他玩,不该玩的时候一定坚决不让他玩。
她和儿子有一个约定。就是说,每天放学以后,必须先完成家庭作业以后再玩20分钟。
就连假期里,她也总是坚持让他先完成一项任务以后,再让他就玩20分钟、多一点也不行。这样孩子形成习惯,就自然而然的不用家长强制。
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孩子做完作业,高高兴兴的要去玩手机,妈妈笑嘻嘻的说,做完作业了,玩一下手机,放松一下脑袋是可以的,于是孩子高高兴兴的玩了起来。
可是手机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里面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都一股脑的冲击着孩子的视野和听觉,他玩的不亦乐乎。
妈妈看着时间按约定还有5分钟,就提示孩子说,儿子要有心理准备哦,按我们的约定,还有5分钟。孩子有些着毛,就哀求妈妈说,“妈妈,虽然我们约好的是20分钟,可是这一次,我又没有作业了,能不能多玩一会?”妈妈说,不行,干什么事情都要讲规则,不能破坏规矩哦!孩子没有点头,于是慌三毛四的继续打着游戏。
到了20分钟的时候,妈妈就果断的去制止他想没收手机,可是孩子很不高兴,很不耐烦,做出和妈妈开战的架势。
妈妈并没有妥协,她很干脆,很果断的对孩子说,1分钟都不行,半分钟也不能超过,拿过手机来,孩子很是不情愿。妈妈说,我喊1,2,3,再不给我,我就把手机给你夺过来,摔坏。
孩子也挺坚决,好像在给妈妈较劲儿,妈妈看着20分钟的时间到了,一犹豫没犹豫,夺过手机照地板上一个猛摔。
孩子哭了!妈妈心里在哭,可嘴上说,你哭也没用,是你先违背了规则,手机摔坏了以后你没得玩了,这怨不得别人,是你破坏了规矩!
关键是在孩子的哭闹过程中,妈妈强忍着一理也不理,直到孩子自己治愈为止。
从那以后,孩子对手机 不再那么感兴趣,也老老实实的守着规矩,时间长了也就习以为常,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
由于妈妈的坚持和正确的引导,没有向孩子妥协,这位妈妈控制手机成功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断的上升。
总之,要想成功控制手机,妈妈不能左右摇摆,不能 忽冷忽热,要坚持,不该妥协的时候绝对不能妥协,否则,孩子会变本加厉的更加难以控制。大家说,对吗?评论区期待你的发言。
伟云见学谢谢阅读!
只言片语与君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