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17日报道 香港《亚洲周刊》9月15日一期刊登文章,题为《香港成为中国软实力的旗舰》,作者胡恩威指出,软实力是创意,是吸引。它是一种无形的魅力,渗入思想、渗入美学、渗入价值观,进而形塑他国对一个民族的认知与情感。美国用好莱坞与流行音乐来输出文化霸权,日本凭动漫、美学、料理扩散文化感召力,而韩国则借韩流、偶像、游戏打入亚洲及国际市场。比拼的是谁能塑造更迷人的价值叙事。正因如此,中国要开启新的世纪,需要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软实力之路。而在这条路上,香港被赋予了一个标志性的角色——中外文化交流的核心旗舰。
报道称,香港并非从零起步。它曾是东西交错的港口,既能以国际语言与外界对话,又能在华语世界内传递深厚的情感。这种独特性,让香港在上世纪成为亚洲一颗灿烂的文化星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的粤语流行曲为整个亚洲提供了情感语言,电影与港漫则塑造了对东方的想象神话。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黄玉郎漫画的奇幻,以及港产片中既江湖气又草根性的故事,都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心灵。这种文化影响力跨越国界。而这,正是软实力最核心的本质。
然而进入21世纪,香港的文化地位逐渐式微。全球化、媒体转型、中国内地市场崛起,使得香港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变得微弱。与此同时,城市文化硬件的短板愈趋显现:博物馆数量不足,图书馆馆藏不够强大,表演场地规模有限,远远落后于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级文化都市。没有足够的硬件根基,文化影响力难以持续。若香港要成为中国软实力的旗舰,首先就必须在基础建设上大胆投入,将文化场馆与创意设施视为一种战略性投资。
然而,场馆再大若缺乏灵魂,依然形同空壳。真正驱动软实力的,是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人才。此刻,人工智能的出现恰恰带来新的挑战与契机。人工智能生成图像、音乐的能力使艺术教育从业者重新思考:艺术家的价值不仅在于观念突破,更在于掌握技能、驾驭工具、将技艺推向极致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未来的香港必须强调艺术家的技工化、技能化培养。
近年来,中国在文化输出上的尝试已开始展现力量。《哪吒》创造出属于中国新时代的动画风格。《黑神话:悟空》同样掀起潮流风暴,被全球追随。文化影响力源自敢于现代化再造,敢于在传统资源之上,练成新语言。香港同样有许多宝藏未被彻底开发:从金庸小说到港漫,从粤语歌到港产片,乃至街头小食与市井文化,都可以成为新世纪文化再创造的素材。关键在于,如何以世界接受的形式去转译,如何用新的技术与语言加以包装。
香港的文化发展不能再依附于西方,而必须寻找出一条自主、自立、自创的道路。这种道路应该带有亚洲视角与中国特色,以传统为根,以世界为眼。当香港能够利用双文化语境的优势,将中国文化翻译成世界语言,并将外来文化重新演绎于本土语境,那么它的角色便不只是中外交流的通道,而是文化再创的核心。
全球竞争已进入新阶段,国家之间比拼谁能在心灵和价值上建立吸引力,拥有穿透人心的文化语言。若香港能在人工智能与全球化的新时代,结合基建、教育、技能训练与文化创意,把握住跨文化桥梁的角色,它就能完成由“东方之珠”向“软实力旗舰”的蜕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