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怎么提需求 关系经营
问:冷爱老师您好,想咨询您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在恋爱中怎么能大方的提要求。
不知道冷爱老师有没有研究过mbti,我是infj喜欢有话不直说,他是istj对情感不敏锐喜欢有话直说。
我今年25岁。我是一个很难开口要的人,我工资收入目前差不多15w左右,但是他过一阵子要升职,收入就会比我高一些。
但目前我俩收入差不多,所以我觉得自己也能挣钱,平常出去吃饭也会自己买单,有时候酒店也会自己订。
现在目前恋爱半年多花销其实差不多,我俩从今年四月在一起到现在,只有第一次见面买过一束花;
后面520他问我要什么礼物,我鼓足勇气说需要一个音箱他给我买了500多的;
前几天七夕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说不要,他说怕其他人都有我却没有,然后给我转账了521;
刚在一起还给我买过几次高铁票,但最近几个月就没有了。
也可能是我容易把一些细节灾难化吧,最近聊到了谈婚论嫁的事情,他说反对彩礼,听起来像是卖女儿的钱;
也提到了婚后我们俩各自管自己的钱,希望有一段比较开明的关系,说自己的爸爸把家里的钱都管着,妈妈每次买东西都要申请。
但是他也不支持aa说分的太清了,感觉很冷漠。
我说感觉以后家务日常购买肯定是女方花的更多,他就说那家里大开支他来负责。
我突然有点不知所措,虽然说咱也不怎么图人家的钱,但是谁不希望以后的生活更幸福呢?
我担心以后生活在一起名义上各管各的,但是日常开支买菜养孩子还不是女生经常要操心,现在热恋期还能给我爆点金币,但以后平淡了会不会变得很冷漠?
我这种性格又很难主动求助和索取,应该怎么办呢?或者您有合适的文章推荐吗?
答:你已经感受到自己“容易把细节灾难化、很难主动求助和索取”,这是非常好的觉察。
一,关系的局势。
在讲每一段关系要怎么相处、怎么提需求之前,我们要先分析清楚关系的局势。
比起方法技巧,局势是更重要的。“结婚组队”常见有三种:
1、大女主:女方是赚钱主力,男方做大后方;
2、大男主:男方是赚钱主力,女方做大后方;
3、共奋斗:两人都工作、都出力,一起养房养车养娃。这是现在双职工家庭最常见的。
根据你们目前的年龄与收入情况,以及他对“彩礼、各自理财”的看法,你们更接近共奋斗。
而且,按照你现在的收入、心力和情感能力,你很难像大女主一样独当一面,也很难承接住大男主的很多情绪,你也更适合共奋斗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他无法做到像大男主剧情里的霸道总裁一样非常大方、承担所有的开支。
但从他目前的情况来看,你让他出60-70%左右的开支,他很可能是愿意且有能力的。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没有被裁员、反而能升职的男人,是有前途的。
如果他没有大的短板,你要把握住机会、摁住他(标题出处)。
当你对关系局势有清楚的了解后,你会有更合理的关系预期,也更有底气提出合理的需求。
二、你的心结
你为什么难以主动提需求?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内在冲突:“我不图你的钱” vs “我也希望你多出钱、多上心”。
价值担忧:担心不掏钱就“不被尊重/被看低”。
表达习惯:心里期待多、嘴上不好直说。如果对方心思不够细腻,就容易被对方解读成“你没说=你不需要”。
所以,重点不是去立“我不图你钱”的人设,而是想清楚你心甘情愿承担的那一部分:金额或比例是多少,承担哪些项目最让你舒服?
比如在金额上,你每个月的付出不超过2000元?在比例上,你们大概二八分、三七分,他出大头、你出小头?
在项目上,如果你出订酒店的钱后感觉心里不舒服,你就不要出这个钱了,让他去出。
你自己先把这些想清楚,付出时就容易心甘情愿,提需求时也能理直气壮。
如果你心里拧巴,男生和你相处时也会感觉到你的拧巴。
三,你的语言风格。
你的语言风格是偏负面的。比如,你提到对方的付出时,一开头就说“只有第一次……”让人误以为他只有在第一次时买花。
但后面520、七夕,他都有主动问你要什么礼物?在你说不要的情况下,他怕其他人有你却没有,给你转账521。
他的付出意愿、对节日的重视、沟通表达能力,已经超过绝大部分男生了。
但你不善于赞美、感谢对方。你虽然也知道别人做了一些事情,但讲出来是“你只做了”,容易给人泼冷水。
那么,会赞美的女生会怎么说呢?
她会说:“我们在一起后,他送了我好几次礼物,其中520、七夕,还是他主动提的,他很有心,我很感动……”
四,对未来的担心
你提到你们在谈婚论嫁的事情。其实你们还没到谈婚论嫁的阶段,只是双方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
这时候,你不必过于认真,认为他以后一定不给彩礼。
你可能担心他和他爸一样,把家里的钱都管着。
但他和他爸不一样。他有在反思他父母的关系模式,有在调整。
你说感觉以后家务日常购买肯定是女方花得更多,他说那家里大开支他来负责。
你也可以和他去探讨:大开支的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些?
另外,你认为的“家务日常购买肯定是女方花得更多”信念来自哪里?是不是你的妈妈?
你妈妈会不会在你小时候经常抱怨爸爸给家里花钱不够大方,家里日常购买都是她花的钱?
其实,每个家庭的财务结构是不一样的。你要把妈妈的委屈难过,还给妈妈。你可以和妈妈过得不一样。
你还只有25岁,收入也不错。你有看我们的文章,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理论,非常好。
我们鼓励大家学习,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贴标签。
标签会妨碍大家去深入了解一个人,比如mbti容易把人标签化。
我们要撕掉标签,深入、全面、动态地去了解一个人。
关于情感心理的学习,你要建立起认知系统、去击穿、去实践。
看文章,是很难击穿的。所以,我就不推荐文章了。欢迎你持续关注我们。
以后有机缘,也欢迎你参加我们的线上线下课程,建立起你的情感认知系统。祝福你。
主创团队 | 冷爱 方赏 茜茜 惠生
如果你也想咨询或者倾诉,请私信我!
本文的插画,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