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蹲着撒尿的主儿”到“站着嘘嘘的妞儿”,可以,这很“平等”。
![]()
话说法兰西近日有一场人文节(La Fête de l’Humanité),闹出一桩奇事:设了个女性站立小便专区,蓝帐篷外排起长龙,小姑娘们笑着出来,宣称体验了“站着的方便”。志愿者热情教学身体前倾技巧,主办方更是洋洋得意,谓之“公共空间平等”的胜利。这光景,乍一看挺进步,细一想却有点魔幻,仿佛平等这面大旗一扯,连生理构造都得连夜赶工重新设计。
这让我忽然想起民国时代,老北京有一等泼皮顽赖,常喜欢赌咒发誓时说“我要是骗你,就是蹲着撒尿的主儿”。这话背后,藏着一套可悲的男尊女卑:仿佛蹲着便是低人一等,站着才显身份尊贵。本应批判的是这歧视逻辑,而非女性的自然如厕方式。
![]()
可如今倒好,有人一脚油门,竟朝着反方向冲了出去:不是去消解“站着的优越”的莫名男尊,而是逼着女性也勉强“站”起来,以此宣告平等达成。这哪里是进步?分明是变着法儿地承认了“站着”才是模板、才是高级。像不像那个认为火箭是男性特征,非得改成“女性外形”才叫宇宙平等的德国提案?工程师听了只怕要吐血:空气动力学招谁惹谁了?科学规律在政治正确面前,常常只得默默举起双手。
![]()
女性阴部火箭的概念图
女性站着小便,从生理上看,实在是个“逆天”的操作。尿道平直短宽,位置又低,站着来,尿液好比失控花洒,溅得四处都是,弄湿衣裤腿脚不说,还容易残留——细菌夹道欢迎,尿路感染、膀胱炎说不定正排队赶来。
盆底肌也抗议,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长期这般,功能紊乱、尿失禁风险增加,这哪是解放?简直是自我折腾。医学界老早就有共识: 蹲姿或坐姿才是女性排尿的安全姿势,能最大程度减少感染风险。
庄子他老人家也曾曰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强调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人类若强行改变自然之道,将导致生态失衡和不可逆转的后果。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接受,而是通过“道”的指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东北话总结的好: 得按规律来,别瞎整。
真正的平等,应在于提升女性地位,而非消灭性别差异本身。而白左的平等叙事,总爱在表面文章上猛下功夫。仿佛平等就是一串口号、一套仪式、一次行为艺术。
![]()
老美那边有人祈祷完高呼“阿门”(amen),为了性别包容,硬生生造出个“awoman”,完全无视“amen”源自希伯来语,意思是“诚心所愿”,跟性别八竿子打不着的常识。这种对语言学的无知践踏,透着股荒诞的滑稽。
还有提议要废除“父亲”、“母亲”、“儿子”、“女儿”这些“带性别色彩”的词汇,改用中性词。家庭人伦、血缘亲情,这些最自然的关系,竟也要为“平等”让路,生生拧巴成虚无化的符号。
真正的性别平等,绝非忽略差异的“无差别化”。男女生理本就不同,女性承担生育,男性体力普遍占优,这是造物主的安排。
平等,是承认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公平的机会:完善母婴保障,推动同工同酬,消除职场歧视,保障女童教育,促进女性经济赋权和政治参与。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比一万个站立小便区更能推动性别平等。
与其在帐篷里教女性如何站着小便,不如踏踏实实多建几个干净卫生的厕所隔间;与其纠结词汇是否足够“中性”,不如确保女性在家庭、职场和学堂中享有实质性的尊重与机会。
平等绝非对自然秩序的颠覆,而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和谐状态。“男女生理有别”是客观存在,强行抹平差异,如同要求鱼类飞翔、鸟类潜水,注定失败且荒谬。“男女平等”的理念,本该强调的是精神价值的等同,而非生理功能的同一,要求女性站着嘘嘘,男性也要分娩。
这场让女性站立小便的闹剧,本质上是一场打着平等旗号的投降——它默认了男性生理标准才是“高级”模板,女性唯有扭曲自身去适应方能获得“平等”的资格。这种逻辑的荒谬程度,堪比要求人类模仿鱼类用鳃呼吸以实现“水生平等”。
平等从来不是抹杀差异的趋同,而是在尊重造物主赋予的独特性的基础上,实现互补与共荣。任何试图推翻自然神圣秩序的行为,最终往往只收获一地鸡毛和越来越远的真理。
![]()
当文化不再强迫女性通过模仿男性来证明价值, 当社会肯承认母亲、妻子、女儿的角色与工程师、科学家、领袖的角色同等尊荣时,这个世界,或许才离真正的平等更近了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