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文章《》一文发表后,确实吸引了很多读者的热议,在一百多条的留言中,支持的声音很多,当然也有一些反对指责的声音,我早就说过,有人反对很正常,有人反对才是我存在的意义!如果是大家异口同声都支持的事情,也不需要我多嘴了。
不到一日,文章阅读量达到六万多,点赞人数一千二百多人,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个事情多个公众号平台(西域都护,疫苗与科学,九州卫士,习五一教授微博)都早已发声表达支持观点,我其实都落后了。
我只是想,自己作为一直致力于去除宗教极端化斗争的一个公众号平台 ,应该在此时发出自己支持的声音。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疆基层干部,我对“清真”二字的感触很深,我更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和思想认识来谈谈自己支持的原因。
当然,没想到小小一篇文章,能够引来李海洋(阿訇)跳出来专门写文批评,我感到很“荣幸”。
李海洋阿訇,您文章中说,官方及理性讨论,始终坚守“在绝对保障清真饮食供应和规范的前提下促进融合”的底线。这个话的意思就是,官方想促进融合,有个底线是“绝对保障清真饮食供应和规范”。看,又必须得这个“清真”来给我们的民族融合划底线了。我想知道,您拉着“官方坚守”来给“清真”站台,您是要官方做到具体什么程度才算坚守到您满意呢?是官方给宗教划底线还是宗教给官方划底线呢?
请问李阿訇,您认为“清真”食品究竟是给信伊斯兰教的人吃的还是给某些少数民族吃的食物呢?
请问李海洋,现在您是作为阿訇代表伊斯兰教呢还是代表某一民族写文批评我呢???
李海洋野阿訇,您心里清楚我为什么这样称呼您吧?您能认真写一篇文章来说清楚何为真正的“清真”食品吗?“清真”食品的规范究竟是什么?如何做才能绝对保障“清真”饮食供应和规范呢?“清真”究竟是民族的传统饮食习俗,还是宗教教义的严格要求呢?脱离了宗教教义要求的“清真”饮食习俗是真正的“清真”吗?只要是挂名“清真”的食物,就真的比世俗大众的食物干净卫生有保障吗?没有经过阿訇念经 ,屠宰场统一宰杀后上市供应的牛羊鸡鸭肉,算“清真”的吗?挂名“清真”的牛羊肉,和一般的汉人经手宰杀的牛羊肉,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民族的传统饮食习俗的“清真”,和宗教教义要求的“清真”,有什么具体区别吗?为什么会出现同一民族的人,都对“清真”食品的定义不同的现象?
“清真”食品相关的条例条规 ,保障的是民族的风俗习惯还是宗教的教义教规?中国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用专门的条例条规来固定框架的现象吗?固定框架来细细规范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不是涉嫌违背了“各民族都有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权利”的自由呢?
我恳请李阿訇 ,能够公开回答以上的问题,把“清真”出现的各种乱像,摆在阳光底下,摆在明面上来讨论,让全国人民来评判一下 ,按照绝对保障“清真”饮食规范后,是利于民族团结融合,还是加速民族分离分裂?
还有,对国家治理“三化”和“清真”泛化乱象,您是支持还是反对?您写过支持的文章吗?您做过哪些支持的事情吗?您有没有做过反对的事情?如果您支持国家治理“清真”泛化乱象,为什么除了新疆外,其他地区依然有“清真”泛化乱象。
说中国有十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是不是教族捆绑?某个民族的人天生注定信教 (只有信教的权利,没有不信教的权利),是不是违背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您作为阿訇,对这些出现的和伊斯兰教密切相关的问题 ,是不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呢?
校园餐厅挂“清真”标志,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少数民族师生就餐方便对吗?
那么请问,学校餐厅挂“清真”标志,需要相关单位认证审批吗?
如果需要,请问需要哪些单位按照哪个标准来认证审批?这个认证审批过程中和伊斯兰教有没有关系发生? 如果有关系 ,那是不是宗教在幕后干预学校秩序?
如果不需要认证审批,直接按照国家《食品卫生许可证》来办理就可以,那么普通大众食物是如何变成“清真”食品的?那么这样的“清真餐厅”大家认可,社会上的“清真餐厅”也可以不需要认证审批了,学校不认证审批的“清真餐厅”可以吃饭,社会上不认证审批的“清真餐厅”也一样可以吃饭——饭菜里面没有猪肉即可!
学校的餐厅为大家提供餐食的标准应该按照干净,卫生,健康,营养丰富,菜品齐全的标准来统一设置就足够满足各族师生的饮食需求了。
过去,学校挂“清真”餐厅标志,就不允许汉族学生过去刷餐卡,请问为什么?现在不挂清真标志了,也允许汉族学生就餐了,您也说这样更加优化了。是各族学生一起用餐利于加强交流交往交融,还是刻意分开就餐利于交流交往交融呢?
在学校不能一个餐厅吃饭 , 工作后在单位可以一个餐厅吃饭吗?生病住院后可以一个餐厅吃饭吗?养老院里可以一个餐厅吃饭吗?
简单说,你家庭里有俩个孩子,是从小把这两个孩子放一个饭桌上吃饭长大以后感情好,还是从小隔离开,一辈子必须一人一个房间吃饭感情好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就是让全国各族人民有亲如一家人的感觉吗?
“清真”是不是外来文化,要看“清真”的本意是什么。如果说“清真”代表纯净无染,不杂不乱,那么这个自然是中华文化中“清真”的原本含义
“清真”在伊斯兰教语境中,核心含义是“符合伊斯兰教教义教规的”,主要用于界定允许穆斯林食用的食物、使用的物品及进行的活动等。这个是外来文化难道错了吗?伊斯兰教是外来宗教,伊斯兰文化自然也是外来文化,说伊斯兰教里的“清真”饮食文化是外来文化难道说错了吗?
没错,佛教,基督教和马列主义都是“外来文化”,外来文化中当然有先进经验可以学习 ,但是这些外来文化经过了中国化的改革,中华文化汲取了这些外来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到中华文化中,不会排斥中国文化,不会在中国制造麻烦和矛盾隐患,能够为我所用,能够助我发展进步,自然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因为你从来不会听见一个佛教徒说,我不过中国的春节,过了就是汉化了。你也不会听见一个基督教徒说,在我们基督教徒生活的地方,不能出现汉民的东西。你更加不会听见一个马列主义者说 ,我死以后要埋进专门的墓地 ,不能和汉人埋在同一个墓地上。
从吃饭到穿衣,从出生到死亡,从日常问候到婚丧嫁娶,事事处处要和中国的主体民族要区别开,要和中华文化隔离开,看看“清真”文化给中国各民族之间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文化在中国不是糟粕是什么?
在中国人心目中,一个人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是哪里?我想一定是北京天安门!那是中国的首都 ,祖国的心脏! 当年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去北京的故事感人至深;今天,维吾尔族青年阿布徒步去北京看升国旗的经历激发了多少青年人的爱国之情啊!
而在一些对伊斯兰文化虔诚的人心目中,一生之中必去一次的地方是哪里呢?去了以后激动的泪流满面 ,回来了以后就觉得高人一等了,这种“人在中国,心在他国”的文化,请问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吗?你非要说因为这些人生在中国,所以这些人认同的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才实属荒诞。
没有经过中国化改革的外来文化,没有和中国文化融合的外来文化 ,对中华文化排斥的外来文化 ,绝对不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是祸害中华文化的老鼠屎。
李阿訇,您文章中说“清真”饮食习俗是基于民族政策需尊重和保护的少数民族习俗。我当然懂得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习俗了,但是我更加懂得,习俗不是墨守成规不能改变的,习俗也要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那些大胆改变民族习俗和时代共同进步的少数民族,那些能够使各民族更加交融发展团结的民族习俗,才是我更加更加应该尊重和保护的!
李阿訇,请问,您是如何看待那些改革传统风俗习惯的少数民族的。比如新疆的民汉夫妇,少数民族一方,保留了不吃猪肉的传统,但是可以在一个烤肉炉子上,同时烤羊肉和猪肉,各取所食,这样的习俗您赞同吗?
比如,新疆的少数民族,保留了不吃猪肉的习惯,但是可以和汉族朋友一起去川菜馆吃饭喝酒,这样的习俗您支持吗?
比如福建安徽东北的一些回族,早已经融入中华文化的饮食传统中,从小就吃含有猪肉的食品 ,并且当作自己的民族饮食习俗 ,这样的改变您会赞美他们吗?
李阿訇,我还想问您,猪肉是不是中国十四亿人在吃的食物,猪肉是不洁的污秽的食物吗?现代化饲养的猪,和现代化饲养的牛羊,从科学角度来说,营养成分是不是都一样?
如果在伊斯兰教里“清真”意思中不含歧视他人的本意,怎么“清真”概念一泛化就有了歧视其他民族食物,激化民族情绪,破坏社会和谐的作用了呢?怎么从来没有人说“雷锋精神”泛化会破坏民族团结呢?
所以请问李阿訇,到底是伊斯兰文化有包容性,还是中华文化有包容性?
请问李阿訇,您能不能助力把新疆的宗教去极端化经验全国推广 ,以利于中国化的伊斯兰文化在中国良性发展呢?
“清真”饮食文化 ,要不要适应中华文化,能不能和中华文化融合,能不能促进民族交融,该如何去调整才能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些问题才真的是老百姓生活中矛盾重重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才是您这个自诩为“宗教界人士”需要实事求是的,认认真真考虑的问题!而不是天天想着如何讨好巴结那些伊斯兰国家,如何在中华文化中扩张伊斯兰文化符号 ,如何伪装把宗教身份披上民族的外衣,如何为个体民族争特权 ,搞特殊,把中国的民族关系搞的乱七八糟!
作者:吴迪,新疆基层干部。
投稿邮箱:laodaojun186@163.com;
联系微信:xiyu115301
觉得还不错,欢迎转发点赞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