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越来越多人“不做地暖”,因为这6个原因,让它逐渐退出中国家庭!

0
分享至

曾几何时,地暖凭借 “脚暖头凉” 的舒适体验,

成为不少家庭装修时的 “香饽饽”。尤其在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季里,地暖带来的均匀暖意,一度让它成为高端装修的代名词。但如今,风向悄然改变 —— 越来越多家庭在装修时主动放弃地暖,甚至有老房业主在翻新时拆除原有地暖。这份 “降温” 背后,藏着 6 个让多数人难以接受的硬伤,也让地暖逐渐退出中国家庭的主流选择。


维修难: 一旦漏水,全屋 “开膛破肚”

地暖最让人头疼的问题,莫过于 “隐蔽工程” 带来的维修困境。与明装的暖气片不同,地暖管道埋藏在地面之下,被瓷砖、水泥或地板层层覆盖。一旦使用 3-5 年后出现渗水、漏水,排查和维修堪称 “大工程”:不仅要撬开局部甚至全屋的瓷砖,还要重新回填、找平、铺设地面,整套工序下来,工期至少一周,费用动辄上万。有业主吐槽:“家里地暖漏了一次,光维修费就够买 3 组暖气片,还得忍受半个月的粉尘和噪音,再也不想碰地暖了。”


占层高: 2.8 米房装完,压抑感扑面而来

对于如今普遍层高在 2.7-2.8 米的商品房来说,地暖对层高的 “吞噬” 格外明显。一套完整的地暖系统,并非只有管道那么简单 —— 从基层的保温板、反射膜,到中间的加热盘管,再到上方的混凝土回填层,叠加起来厚度通常在 5-10 公分。以 2.8 米层高为例,装完地暖后实际净高一米只剩 2.7-2.75 米,再加上吊顶、地板的厚度,最终室内高度可能不足 2.6 米。走进这样的房间,即便面积不小,也会让人感觉压抑憋闷,尤其对身高较高的住户来说,这种不适感更加强烈。


太干燥: 供暖季成 “上火季”,流鼻血成常态

“暖是暖了,但太干了”,这是多数地暖用户的共同感受。地暖通过地面辐射散热,会加速室内空气水分蒸发,导致湿度骤降 —— 冬季供暖期,地暖房间的湿度往往只有 20%-30%,远低于人体舒适的 40%-60%。不少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起皮、喉咙肿痛等问题,老年人和儿童更易受影响,甚至整个供暖季都被 “流鼻血” 困扰。即便放了加湿器,也需要频繁加水,且局部湿度难以均匀,反而可能导致地面受潮、家具发霉,陷入 “两难” 境地。


安装贵: 百平米户型,起步价 3 万 +

地暖的前期投入,也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与传统暖气片相比,地暖的安装成本明显更高:不仅要购买保温板、盘管、分集水器等材料,还要支付专业的设计费、施工费和回填费。按照市场行情,普通水地暖的安装价格约为 300 元 / 平米,若选择更节能的电地暖,价格会飙升至 500 元 / 平米以上。一套 100 平米的房子,单地暖安装就需要 3 万 - 5 万元,再加上壁挂炉等设备,总费用轻松超过 6 万。而同等面积下,安装暖气片的成本仅为地暖的 1/3,性价比差距一目了然。


伤地板: 木地板变形起翘,漏水直接 “报废”

想装木地板又想做地暖?大概率要面临 “两难选择”。即便选用标注 “地暖专用” 的木地板,长时间被地暖烘烤,也容易出现热胀冷缩导致的起翘、开裂;若安装时密封不严,地暖管道的热量还会让地板下的潮气往上窜,引发霉变。更让人揪心的是,一旦地暖管道漏水,木地板会被浸泡变形,几乎无法修复,只能整屋更换。有业主就遭遇过这样的情况:“地暖漏了半天,客厅实木地板全鼓了,损失了 2 万多,早知道就选瓷砖或暖气片了。”


要清洁: 每年花几百,还得专人上门

地暖并非 “装完就不管”,定期清洁是绕不开的麻烦。长时间使用后,管道内会积累水垢、淤泥等阻塞物,尤其管道口径较小时,堵塞问题会更严重,导致制热效率下降、能耗增加。因此,地暖用户需要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 “射弹清洗”—— 由专业人员上门,用高压射弹打通管道,清除内部杂质。每次清洗费用约 500-800 元,还得提前预约、留人在家配合。相比之下,暖气片的维护简单得多:只需定期打开排气阀放气、放水,自己就能操作,零成本还省心。


从 “香饽饽” 到 “避坑项”,地暖的 “失宠” 并非偶然。它的舒适体验固然突出,但维修难、占层高、太干燥、成本高、伤地板、需清洁这 6 大硬伤,恰好戳中了中国家庭对 “性价比”“实用性” 的核心需求。如今,越来越多家庭开始转向暖气片、踢脚线取暖器、热泵空调等更灵活、省心的取暖方式。或许,未来地暖不会完全消失,但在多数普通家庭的装修清单里,它将逐渐从 “必选项” 变成 “慎选项”。如果是你,装修时还会选择地暖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霍华德:若詹姆斯也像贾巴尔改名然后再打20年 我就承认他是GOAT

霍华德:若詹姆斯也像贾巴尔改名然后再打20年 我就承认他是GOAT

砚底沉香
2025-09-17 02:13:48
澳门媒体:诋毁朱雨玲嫌疑人已被警方截获,称收取他人2500元人民币

澳门媒体:诋毁朱雨玲嫌疑人已被警方截获,称收取他人2500元人民币

懂球帝
2025-09-17 11:40:15
美职联射手榜:梅西21场20球第2,纳什维尔前锋苏里奇21球领跑

美职联射手榜:梅西21场20球第2,纳什维尔前锋苏里奇21球领跑

直播吧
2025-09-17 12:12:04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老丁是个生意人
2025-08-20 00:17:31
时隔25年回归!葡媒:本菲卡与穆帅谈判进展顺利,有望周末上任

时隔25年回归!葡媒:本菲卡与穆帅谈判进展顺利,有望周末上任

直播吧
2025-09-17 09:15:33
无解,2年8000万重签快船,NBA最强三当家诞生,这让其他队怎么打

无解,2年8000万重签快船,NBA最强三当家诞生,这让其他队怎么打

青山隐隐啊
2025-09-17 10:59:14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到底有多缺钱?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到底有多缺钱?

英军眼
2025-07-30 14:55:01
罗永浩发文章报平安,此前IP地址显示为香港,本人:真的是出差

罗永浩发文章报平安,此前IP地址显示为香港,本人:真的是出差

蜜桔娱乐
2025-09-16 21:59:56
马云预言“应验”了?2026年的房价,已经出现3个信号!

马云预言“应验”了?2026年的房价,已经出现3个信号!

来科点谱
2025-09-16 09:28:33
日本要接盘美国大豆?美国被曝准备将滞销的大豆转售给日本。

日本要接盘美国大豆?美国被曝准备将滞销的大豆转售给日本。

忠于法纪
2025-09-17 09:17:02
越南谈中越战争:即使边境全沦陷,中国也不敢进攻河内,扩大战争

越南谈中越战争:即使边境全沦陷,中国也不敢进攻河内,扩大战争

阿燕姐说育儿
2025-09-15 14:28:07
河南网红“小黑妮”结婚现场直播带货,直播间被封

河南网红“小黑妮”结婚现场直播带货,直播间被封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09-17 10:13:02
中山市纪委监委通报:吴晓华被开除党籍

中山市纪委监委通报:吴晓华被开除党籍

鲁中晨报
2025-09-17 10:07:07
王楚钦遭女子贴身尾随,追问“加不加我微信?”当场拒绝:让开!

王楚钦遭女子贴身尾随,追问“加不加我微信?”当场拒绝:让开!

科学发掘
2025-09-17 13:31:04
38岁梅西发威:大师级助攻+飞身滑铲破门,现场视角,太丝滑了

38岁梅西发威:大师级助攻+飞身滑铲破门,现场视角,太丝滑了

侧身凌空斩
2025-09-17 08:44:35
亚冠对决日本劲旅,9年恩怨再续,央视直播有何深意?

亚冠对决日本劲旅,9年恩怨再续,央视直播有何深意?

老橝说体育
2025-09-17 13:32:33
收了西贝6000万把预制儿童餐捧成招牌,没人能阻挡这个「魔性广告教父」一年狂赚3亿

收了西贝6000万把预制儿童餐捧成招牌,没人能阻挡这个「魔性广告教父」一年狂赚3亿

Vista氢商业
2025-09-17 13:05:43
黄奇帆再预言未来房地产,今年已基本应验,明年或大概率又是对的

黄奇帆再预言未来房地产,今年已基本应验,明年或大概率又是对的

巢客HOME
2025-09-16 06:50:03
压力给到26届!今年广东高分人数猛增,1分相差近2000人

压力给到26届!今年广东高分人数猛增,1分相差近2000人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09-17 12:46:30
3位台独艺人妄图内地捞金,没开始就结束!演唱会取消,全面抵制

3位台独艺人妄图内地捞金,没开始就结束!演唱会取消,全面抵制

不似少年游
2025-06-10 10:40:03
2025-09-17 15:36:49
绘本家居 incentive-icons
绘本家居
分享家居灵感,让家更美丽
7673文章数 4922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家居要闻

功能兼备 温暖白色城堡

头条要闻

浙江女子开水果店亏钱"像在守活寡" 网友吵翻了

头条要闻

浙江女子开水果店亏钱"像在守活寡" 网友吵翻了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以色列攻入加沙城 多国寻求将其逐出联合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