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怒怼西贝预制菜:6000亿市场风暴,餐饮业要变天了
星期八的北风
最近几天,一场关于&;吃什么&;的争论彻底刷爆了各大平台。一个网红企业家的随手吐槽,竟然让一家拥有近400家门店的餐饮巨头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短短几天内,这家企业的日营业额蒸发了数百万,老板亲自下场应战,甚至扬言&;生意宁可不做&;。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条微博能引发如此轩然大波?而当硝烟散尽,真正的赢家又会是谁?
一场意外引发的行业地震
9月10日下午,罗永浩在微博上发文吐槽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这条看似普通的消费者抱怨,瞬间点燃了网友们积压已久的情绪。
贾国龙的回应同样强硬,在9月11日的发布会上,他明确表示&;按国家规定,西贝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并透露将走法律程序起诉罗永浩,双方的针锋相对,让这场争论迅速升级。
据贾国龙透露,9月10日和11日,西贝所有门店的日营业额各减少100万元,9月12日更是可能下降200万至300万元,一条微博的威力,让这家成立37年的餐饮企业感受到了&;最大的外部危机&;。
就在西贝深陷泥潭时,另一家餐饮品牌却意外成了最大受益者,在直播中,罗永浩点名赞扬老乡鸡:预制菜不是不可以用,而是要标注清楚,这一点所有用预制菜的餐厅,要学学你们的同行老乡鸡。
老乡鸡早在2024年就开始进行菜品等级公示,用绿色标识餐厅现做,黄色标识半预制,红色标识复热预制。据客服介绍,红色标识的&;复热预制菜&;仅有两道,分别是笋子烧肉、秘汁卤肉饭。
更令人震撼的是,老乡鸡在2024年4月发布了677页、20万字的《菜品溯源报告》,公开了202个供应商明细和484个三卡追溯档案,甚至连供应商的联系方式都一并公开。这种&;开源式&;的透明化做法,在行业内堪称首例。
6000亿市场的变革契机
这场争论的背后,是一个正在快速增长的庞大市场。机构预计2025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6173亿元,同比增长27.3%。然而,快速增长的同时,行业标准的缺失成为最大痛点。
就在争论白热化的9月13日,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传来好消息: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个被视作预制菜&;身份证&;的文件,将首次对预制菜的定义、分类、加工工艺等予以明确规定,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也将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消息一出,罗永浩第一时间转发:太好了,万众期待!&;当晚,他宣布:&;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
这场争论的影响远不止于两家企业的输赢。老乡鸡在官方微博置顶了&;预制菜标识声明&;;大米先生则干脆开起直播,把后厨直接展现在消费者面前。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开始主动拥抱透明化。
2025年7月,湖南省市场监管局明确将把&;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写入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无论商场快餐还是高端酒楼,只要使用预制菜,都需进行标注,政策的推动,让透明化从企业的自觉行为,逐步演变成行业的基本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西贝陷入舆论漩涡,但A股预制菜概念股却出现集体上涨。
截至9月15日收盘,预制菜概念指数上涨1.71%,得利斯涨停,龙大美食、惠发食品等涨逾5%。资本市场的反应表明,规范发展的预制菜行业仍被看好。
结语
一场看似意外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消费者对餐饮透明化的迫切需求。从菜单标识到后厨直播,从溯源报告到国标出台,透明化正在成为餐饮业的新门槛。
那些敢于&;开源&;、主动拥抱透明的企业,将在这场变革中获得消费者更多的信任。
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诚信经营、明明白白消费,随着行业标准的完善和监管的加强,中国餐饮业正迎来一个更加规范、透明的新时代。
信源:
红星新闻2025-09-12 罗永浩西贝“互撕”,预制菜缘何引争议:每个人都在评价“自己以为的预制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