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自然界常数的一种可能性是:存在多个宇宙。我们生活在多元宇宙中,每个宇宙"取样"着不同的常数值。物理学中有几种极度假设性的理论可推导出多元宇宙概念,其一是永恒暴胀理论——早期宇宙从未停止过快膨胀期,而多元宇宙的不同区域可以说彼此"夹断",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泡泡宇宙。
另一种路径来自弦理论:额外空间维度能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方式自我蜷曲。每种可能的排列都会产生新的物理常数值,甚至诞生全新的物理定律。这种可能性的组合范围被称为"景观",我们的宇宙只是这片景观中的一个点。
这些受多元宇宙启发的理论认为,存在着大量不适宜生命存在的宇宙,但恰巧我们这个宇宙适合,所以人类得以存在。这归根结底仍是人择原理的论证,但至少解释了不同常数值如何实现与创造,并说明了为何我们恰好处于这个宇宙 —— 因为大量宇宙具有不同的常数值,而唯有这个宇宙孕育了生命。甚至有人试图估算我们这类宇宙是否普遍,但这些计算面临诸多问题:最大的障碍是我们完全不知道任何特定常数组合的先验概率。既然不能假定所有组合概率均等,就无法评估可能性……因此所有这些尝试都因根本性的认知缺失而注定失败。
或许多元宇宙/景观理论比常规人择原理稍令人满意,但也仅此而已。
且不论概率计算的能力,这两种理论还存在额外问题:首先,它们都属假设性理论,缺乏实证支持。我们既不清楚常规暴胀的机制,也无法确定永恒暴胀是否可能。弦理论家则无法建立额外维度特定排列与其生成物理学之间的关联,这意味着我们甚至无法做出可检验的预测。
将理论建立在缺乏实证的超级假设性概念上,终究不是推动科学前进的最佳方式。
更重要的是,永恒暴胀和弦理论本身都包含不被多元宇宙迭代"探索"的固有常数。例如永恒暴胀需要大量额外未知参数才能成立 —— 它假定暴胀存在且以特定方式运作,所有这些物理过程都由某些常数支配。弦理论本身也有诸如额外维度数量等假设,而这个数量并非该理论自身所预测。
因此这似乎也不是令人满意的结论 —— 无论如何,我们终究会面对某些无法用纯理论解释的数字。
但若我们能解释当前多数常数,并减少未知参数的数量,这或许可视为一种进步,让我们感觉正无限接近能够解释万物的基础物理理论。但事实是: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消除常数,总会存在无法消除的认知盲区。
这其实合乎逻辑:归根结底,任何物理理论无论多么精深,都无法解释自身的存在。或许这就是认知的边界,我们不得不习惯未知的存在。
但这听起来并不有趣。正是"永远有未知等待探索"的信念,支撑着物理学家不断前行。
当然这里还存在所谓"神性干预"的可能性。这显然不属于物理学范畴 —— 但既然我们现有的其他理论……让我看看……没错,都绝对糟糕,我也不必讳言。
正如前文所述,所有答案都不尽如人意。就目前认知而言,物理常数确实恒定不变 —— 它们不随空间时间改变。无论如何计数,我们总会发现一系列数字是所有理论的核心根基。它们就这样存在,没有解释,也毫无理由。
在发现常数随时间变化或取得重大理论突破之前,我们只能接受这个现状。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