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我国正式批复同意在黄岩岛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继黄岩岛划定领海基线后的又一个重磅消息,表面上,这是一次关乎海洋生态的举措,实则这招釜底抽薪,让菲律宾无计可施,那么,我国建设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究竟有何特殊意义?为何说这一步棋比直接吹填更显奇效?
黄岩岛的战略博弈
黄岩岛地理位置非常关键,该岛处在中沙群岛东侧,以东与菲律宾本土隔马里亚纳海沟相望,距离菲律宾关键军港苏比克湾仅260公里,向北距离广东沿岸大约880公里,西北距海南岛约870公里,可与南部战区联动,监控菲律宾从苏比克湾进入南海的一举一动。同时黄岩岛向西距离永兴岛约600公里,距离南沙永暑岛700公里,与西沙、南沙各战略岛礁构成一个大三角防御体系,可将我国的战略辐射范围覆盖南海各个角落。基于其特殊的战略价值,多年来很多人都在期待我国启动黄岩岛吹填项目。但黄岩岛的地缘局势要比想象的复杂许多。
黄岩岛自古便是我国固有领土,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先民便首先发现了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并率先予以命名,进行长期开发利用,元朝时天文学家郭守敬开展“四海测验”,统一全国历法,黄岩岛还曾是选定的27个纬度测量点之一,这一点更是我国拥有黄岩岛主权的历史铁证。
法理上,我国曾在1935年、1947年和1983年三次正式公布黄岩岛名称,我国历代出版的官方地图上也均将黄岩岛明确标注为中国领土。但菲律宾却以所谓地理相近,私自划定专属经济区为由,对黄岩岛提出主权主张。2012年,菲律宾擅闯黄岩岛附近海域,挑起黄岩岛事件,我国在实施控制后,加强了对黄岩岛的常态化巡航,但菲律宾仍未放弃,并联合美国举行军演,试图将争议国际化,而美国也试图通过舆论介入其中,导致黄岩岛问题更加复杂化。
但面对挑衅,我国并没有自乱阵脚,迈出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去年11月,我国正式发布了黄岩岛领海基线示意图,明确黄岩岛12海里领海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在法理层面进一步固化了我国对黄岩岛的主权。今年9月10日,我国又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维护黄岩岛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提供重要保障,但这一举措的战略意义还远不止于此。
黄岩岛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何特殊意义?
黄岩岛通过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对保护区海域实施 "生态红线" 管控,而保护区一旦设立,便能通过明确范围、分区,进行合法维权和有效管理,从法律层面构建主导框架,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加强对黄岩岛及周围海域的巡逻和执法力度,强有力捍卫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保护区以开创海洋保护为基础,运用现代生态修复技术,配合功能分区管理的制度创新,可一步步建设监测站、科研设施等,提高我国在黄岩岛的实际存在。
未来在生态保护的持续推进下,又能带来更多可持续收益,比如深海养殖、生态旅游等,这一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成为我国南海资源开发的法理依据。
以生态保护为突破口,成功将争议焦点从地缘博弈转向生态合作,这就相当于我国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规则为依托,通过开创"生态主权",为外部势力干预增添了一道“枷锁”,有效避免了军事化争议,防止菲律宾再以渔业为噱头,继续在黄岩岛挑衅。这一招可以说要比直接吹填震慑效果更高,成效显现更快。即便接下来美菲不会轻易退出南海, 但在我国以生态主权为法理锚定的这一刻,南海格局就已经悄然发生改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