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攸关未来数十年全球权力格局的水下军备竞争,正在广阔的太平洋深处悄然加剧,《华尔街日报》在9月8日指出,中国正凭借快速现代化潜艇部队成为世界级的水下大国。中国打造的潜艇舰队不仅规模扩大,更在静音效果、武器系统与续航能力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正逐步追上美军的脚步。
中国水下潜艇部队有了突飞猛进发展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水下潜艇部队的转变相当惊人。过去数十年,北京一直专注发展柴电动力潜艇,作战范围局限在西太平洋近海,1974年虽有首艘核动力潜艇服役,但由于噪音问题,战力有限,然而在半个世纪的摸索后,情况已全然改变。
美国海军退役军官布伦特·萨德勒表示:中国正处于潜艇作战技术飞跃的风口浪尖,一旦他们能大幅降低潜艇噪音,追踪他们的潜艇将变得极其困难。而这场“静音革命”的代表作就是备受关注的新一代095型核潜艇。
另一名美国海军退役军官卡尔森在谈及095型核潜艇时评价称:095型是一艘非常安静的潜艇,它配备了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管,有着强大的对地、对舰打击能力,这将让美军在太平洋所面临的挑战比以往更复杂。
此外,西方还发现,中国现役的“元级”柴电动力潜艇也通过整合“绝气推进系统”技术获得新生,这项技术让传统潜艇无需浮上水面换气即可在水下停留更长时间,从而大幅降低被侦测的概率。
除了在性能大幅追赶美军外,《华尔街日报》还表示:中国庞大的造船能量为潜艇部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中方建造潜艇的速度显然比美国快得多,未来在数量方面将把美国远远甩在身后。
美军潜艇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造船产能不足
面对中国的奋起直追,美国紧张了,为了维持优势,美军决定在潜艇技术领域加大投资,美军潜艇部队军官瑞克·摩尔表示:美军潜艇起步早,技术基础雄厚,目前仍在潜艇技术上占有优势,核潜艇部队整体上更为先进与安静,此外美方还正对水下作战能力进行历史性投资,具体操作包括广泛部署水下无人潜航器、固定式与机动式海底感测器,甚至还计划将人工智能技术能力整合到潜艇与无人潜航器中。
然而,美军正面临一个比技术更棘手的难题:造船业衰落,工业产能严重不足,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潜艇的日常建造和维修工作频频被延误,从而给美军造成一个“战力空白”。
美国国会在一份报告中曾提到:严重的维修延宕,让许多潜艇一进厂就好几年无法出任务,在2023财政年,有多达16艘美国潜艇进厂维修或者处于闲置状态,这就意味着日常只有67%的水下潜艇部队可供作战部署,如果到了作战时刻,这种情况将非常危险。
更令美国忧心的是新潜艇的建造速度,据悉美国造船厂目前每年仅能交付1.2艘攻击潜艇,这一数字不要说满足美军潜艇的需求,甚至都无法履行“奥库斯”协议中所承诺的每年2.33艘的建造规模。
由于产能瓶颈所限,一向喜欢对外军售的特朗普政府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奥库斯”协议,国防次长科尔比曾对国会议员表示:如果美国能以足够的数量和速度生产潜艇,那很好。但如果做不到,“奥库斯”协议将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据悉哥伦比亚级潜艇建造工作延迟2年
更让美国雪上加霜的是,受造船能力的影响,被视为美国“海基核威慑基石”的哥伦比亚级核潜艇首舰交付延迟两年,至2029年才能完成,而下一代更先进的潜艇计划则要到本世纪40年代初期才可能开始建造,《华尔街日报》坦言:造船产能问题成了美国海军发展的致命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