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格局在变,很多 “全球南方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崛起。金砖国家本来就是这些国家联合起来的代表,一直讲究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2024 年扩员后变成 “大金砖”,现在占全球经济总量的 1/3 左右,人口快到全球一半了,能给世界经济和规则调整带来新可能。
一方面,美国搞贸易保护(比如加高额关税)、美元霸权也让其他国家难受,大金砖就想通过简化贸易流程、用自己国家的钱做生意(本币结算)、扩大 “新开发银行”(金砖自己的银行)规模,稳住全球产业链,对抗这些压力。
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这些新技术领域,大金砖想一起搞 “从研发到产业落地再到定标准” 的全链条合作,比如建了人工智能合作中心、科创孵化园,既能缩小各国的技术差距,还能帮更多南方国家在新一轮技术革命里跟上步伐,不用一直跟在发达国家后面。
一、大金砖怎么应对美国的 “关税打压”?
2025 年美国特朗普政府搞了个 “对等关税” 政策,简单说就是 “你对我加税,我就对你加更重的税”,目标是缩小自己的贸易逆差、让工厂回流美国,还想遏制大金砖 “不用美元” 的想法,甚至威胁对金砖加 100% 关税,覆盖了 60 个经济体,对华关税一度涨到 125%。
大金砖的应对有三个特点:反应快、做事实、参与方多(不光政府,还有行业协会、企业这些)。比如美国刚宣布加税,金砖就开线上会反对,后来还发了联合声明,说美国这做法违反国际规则,扰乱供应链。
不过不同国家因为跟美国的贸易关系不一样,应对方式也不同:
靠美国市场吃饭的(印尼、印度、巴西):印尼对美出口鞋、衣服多,没硬刚,而是靠谈判缓和,同时改自己的政策;印度本来想让步换美国少加税,结果还是被加了 50% 关税,只能补贴出口商、找拉美中东新市场;巴西最硬,不光立法反制,还趁机多给中国出口大豆,减少对美依赖。
靠卖资源的(南非、埃及、埃塞):南非出口柑橘受影响最大,一箱成本涨了 4.5 美元,还担心 3.5 万人失业,只能找美国谈新协议;埃及直接影响小,但股市、货币跌得厉害,不过靠和以色列合作的 “合格工业区”,部分服装能免关税进美国,缓冲了一下;埃塞本来就被美国制裁,现在对美出口更难,只能慢慢找其他市场。
有钱的中东国家(沙特、阿联酋):没公开骂美国,但偷偷找中国、欧盟谈合作,拓展贸易伙伴。不过他们怕油价跌(沙特要油价 90 美元才够花,结果关税出来后跌到 61 美元),还担心自己的 “主权财富基金”(靠石油赚的大钱)收益下降,所以想往数字基建、农业这些领域转。
本来被制裁的(俄罗斯、伊朗):没被直接加关税,但受间接影响大 —— 俄罗斯靠卖石油赚钱,油价跌了财政就紧张;伊朗主要靠中国买它的石油(2024 年 77% 的原油出口到中国),反而借这个机会缓解了点封锁压力。
二、大金砖现在的经贸合作到底怎么样?
主要看三个方面:贸易、投资、金融,还有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情况。
1. 贸易:中国是 “出口大哥”,各国特点差别大
货物贸易:中国 2023 年出口 3.3 万亿美元,远超其他国家;印度是 “进口大户”,进口 6700 多亿美元,比出口多很多,说明国内很依赖外国货;巴西、俄罗斯靠卖大豆、石油这些资源赚顺差;新成员里,阿联酋进出口差不多(靠自贸区和能源),沙特出口比进口多很多(石油为主),埃塞最差,出口才 36 亿美元,进口 178 亿,差得太远。
服务贸易:印度很厉害,靠 IT 外包赚了不少,服务出口 3300 多亿美元,还赚了 910 亿顺差;中国服务进口多(5500 多亿美元),说明我们需要很多国外的服务;非洲国家(埃及、埃塞)这方面还很弱。
制造业贸易:中国制造业出口 3.1 万亿美元,全球领先;印度也有顺差,说明 “印度制造” 有点效果;巴西、南非这些国家制造业还是亏的,需要升级。
2. 投资:对外投和吸引外资都涨了,但内部互相投得少
2010 到 2023 年,大金砖对外投资(比如中国企业去巴西开矿)和吸引外资(比如外国企业来中国建厂)都涨了不少,比如中国对外投资从 6.8 万亿美元涨到 14.7 万亿美元。但成员国之间互相投资特别少,2010-2014 年才占各自吸引外资的 1%,远不如 G20(42%)、APEC(47%)。主要是因为各国政策、法律不一样,投资风险高,比如印度之前还打压中资企业。
3. 金融:想 “少用美元”,建自己的金融体系
有个 “新开发银行”(金砖自己的银行),成立 10 年批了 120 个项目,贷了 400 亿美元,主要帮成员国搞基建和绿色项目(比如光伏、风电),还发人民币、俄罗斯卢布这些本币债券,不用美元融资。
搞 “本币结算”:金砖国家之间做生意,越来越多用自己的钱,比如俄罗斯和其他金砖国家贸易,本币结算从两年前的 30% 涨到 85%;中国有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俄罗斯有 “SPFS”,替代原来的 SWIFT(美元主导的结算系统),减少被美国制裁的风险。
4. 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强,但也有波动
中国和俄罗斯、沙特、巴西贸易涨得最多:2023 年和俄罗斯贸易 2400 亿美元(比 2015 年涨 2 倍多),和沙特 1072 亿(涨 1 倍多),主要是中国买他们的石油、大豆、铁矿石,卖他们汽车、家电、机械这些工业品。
和印度贸易有点波折:2020 年因为地缘问题跌到 877 亿,2022 年后又回到 1362 亿,但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东西比较单一,互补性没那么强。
三、大金砖在人工智能、半导体这些新兴产业上怎么合作?
现在大家都想靠新兴产业补传统产业的短板,大金砖也定了合作方向,重点看四个领域:
1. 先搭好合作框架(顶层设计)
开了很多部长会(科技、工业、通信部长会),还建了 “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 和 “厦门金砖创新基地”,明确要一起搞人工智能、绿色产业、生物医药这些方向,还列了 100 项重点任务,比如建赋能平台、搞示范项目。
2. 具体产业:各国发挥优势,互相补
人工智能:中国全链条强(从芯片到应用),有百度、华为这些企业,还搞了 “飞桨” 这样的开源框架;印度靠软件人才多,在金融、医疗上用得多;俄罗斯数学好,算法研究厉害;巴西、南非这些国家侧重 “用”,比如巴西用 AI 搞农业,南非用 AI 提高采矿效率。2024 年还建了 “中国 - 金砖人工智能合作中心”,一起共享算力、合规用数据。
半导体(芯片):中国最完整,能造 14 纳米芯片,7 纳米也有突破,但高端设备、软件还被卡脖子;印度刚起步,2025 年底想推出首款本土芯片,还找台湾、美国企业合作;俄罗斯、巴西只做特定环节(比如俄罗斯做军用芯片);沙特、阿联酋靠钱投资,埃塞这些国家基本还是空白。大金砖想一起搞 “矿产联盟”(中国、俄罗斯有半导体需要的矿产)、联合攻关先进技术,打破西方垄断。
新能源汽车:中国是 “老大”,2024 年卖了 1286 万辆,占全球 70%,还在泰国、巴西建厂;印度靠本土企业(塔塔汽车),但充电桩不够;俄罗斯主要靠中国车进口,想自己造;巴西、南非这些国家要么靠中国企业建厂,要么搞自己的技术(比如巴西搞乙醇混合动力)。中国还想和金砖国家建 “汽车生态圈”,比如在当地造电池、建充电网。
生物医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2022 年出口 517 亿美元),还在搞创新药(比如 CAR-T 疗法);印度仿制药厉害,占全球 60%;巴西、南非在热带病(黄热病、登革热)、艾滋病治疗上强;埃塞靠传统草药。不过中国在高端制药设备(比如基因测序仪)上还依赖进口,想和金砖国家一起建供应链、交流人才。
四、大金砖合作未来要解决啥问题,怎么干?
1. 面临的麻烦(结构性挑战)
- 内部贸易少还不平衡:比如中国和印度贸易,中国赚 1000 多亿顺差,和巴西、沙特却亏几百亿;很多国家只靠少数产品出口(比如俄罗斯靠石油),国际价格一跌就难受。
- 产业结构有冲突:中国制造业强,可能和印度的制造业竞争;巴西、俄罗斯靠资源,想升级但难。
- 全球产业链位置低:大部分在中低端,上面被发达国家压,下面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抢。
- 外部压力大:美国搞贸易保护,设壁垒干扰金砖贸易。
2. 怎么解决(政策建议)
- 拓展新领域:一起搞数字经济(比如电商)、绿色产品互认,中国多买印度的医药、服务,平衡贸易。
- 深化合作:扩大本币结算范围,完善 “BRICS Pay” 支付系统;用新开发银行的钱修港口、铁路,降低贸易成本;重启金砖自贸区谈判,先在上海、孟买这些港口建 “跨境产业园”,简化清关流程。
- 协调产业:各国明确自己的定位,比如中国帮南非、埃及建绿色基建,南非、印度提供矿产;一起搞技术攻关,比如联合研发高端芯片、新能源技术。
- 参与全球治理:在 WTO、G20 这些平台上一起发声,反对贸易保护,推动国际规则更公平。
报告节选
![]()
![]()
![]()
![]()
![]()
![]()
![]()
![]()
![]()
![]()
![]()
![]()
![]()
![]()
![]()
![]()
完整报告获取:三个皮匠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