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大别山深处的金寨大湾景区褪去了盛夏的燥热。蜿蜒的山路边层林渐染,游客络绎不绝。上海某企业职工李芳禾谈及此行,笑意盈盈:“这里生态好、景致美,还能体验森林疗愈、登高赏叶、养生美食等,大家都很满意。”
六安市锚定打造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目标,以创新举措破解发展难题,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富民强市的“热经济”。数据显示,暑期以来,该市共接待游客16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约122亿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全域旅游发展成绩单。
亲水寻凉:“水”趣满溢激活夏日消费
六安市以“水”为媒,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消费优势,漂流戏水、溪降探险、水上娱乐等让游客在清凉中感受大别山的独特魅力,也让“亲水游”成为拉动暑期消费的重要引擎。
“抓紧扶手,前面就是落差最大的河段!”在霍山大峡谷漂流河道中,来自深圳的游客张先生带着儿子尖叫着冲过浪花,清凉的溪水溅在身上,暑气瞬间消散。作为六安暑期亲水游的“明星”项目,霍山大峡谷漂流暑期单日最高接待游客1.8万人次,成为众多家庭消暑度假的首选。
霍山大峡谷漂流。六安市文旅局供图
全省首个夏季峡谷溪降项目——大别山溪降受到年轻游客的追捧。“穿戴好专业装备,沿着溪流顺山而下,既能感受溪水的清凉,又能挑战自我,这种沉浸式的户外体验,比单纯的景区观光有意思多了!”大学生李炳文擦着脸上的水珠兴奋地说。据统计,该项目暑期共接待游客5.1万人次。
在舒城奇幻水森林项目现场,工人正在对服务设施进行维护。“这个项目刚开放就成了‘网红打卡地’,无边游泳池随手一拍都是大片,高空玻璃滑漂惊险刺激,暑期已接待游客15万人次。”项目负责人吴春生说。
除了亲水项目,低空飞行、露营等新业态也成为亮点:大别山航空飞行营地等3个低空飞行项目今年已接待游客3.6万人次,南焦湾露营基地每逢周末便“一营难求”。“以前觉得避暑只能去海边,没想到六安的山里藏着这么多好玩的项目!”来自武汉的游客李萝在体验完六安欢乐水世界后,又带着家人打卡了大别山航空飞行营地,“从空中俯瞰大别山,景色太震撼了,这种‘水陆空’立体体验,让避暑之旅充满新鲜感。”
六万情峡景区。六万情峡景区供图
夜间经济是“留客”的关键抓手。“年轻人要的不只是观看,更是参与。”安徽迎驾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高攀峰介绍,霍山六万情峡景区打造“夏日奇妙夜”主题产品,避开白昼酷热,星空下的爆破特效更具冲击力。主剧落幕后,清凉巡游无缝接档,哪吒、敖丙玩偶热情击掌,小丑踩着高跷派发荧光手环。移步至小镇演艺区,还有旗袍女郎与西装绅士在金曲串烧中复刻夜上海风情。此外,景区还同步推出抗战主题互动课堂与情景游戏活动,引导孩子们模拟包扎伤员、传递情报,让历史知识在角色扮演中悄然浸润。暑期以来,六万情峡实景剧《大别山传奇》夜场加演159场,9万游客在光影中感受红色文化。
8月17日举办的迎驾群星演唱会吸引2.23万人次观看,该市同步推出“票根经济”——观众凭演唱会门票在1个月内可享受餐饮、住宿、零售折扣,直接带动消费1.5亿元。“看完演唱会去吃小龙虾,住酒店还能打折,感觉行程安排得特别贴心。”来自合肥的游客赵女士说。
安全是文旅发展的底线。暑期、汛期期间,六安市开展“极致服务看六安”旅游安全服务体系化提升行动,排查山岳型、峡谷型、涉水类景区及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隐患123处,建立及时响应机制,确保游客“玩得开心、游得安心”。“景区入口有安全提示,漂流时工作人员全程护航,这种细致的服务让我们很放心。”来自杭州的游客吴云辉说。
项目支撑:让“短期火热”变成“长期兴旺”
文旅市场的持续火热,离不开项目建设的“硬支撑”。
为全面掌握文旅资源禀赋,该市深入开展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共梳理出旅游资源单体9176个,并在此基础上形成《2025年六安市旅游资源分析报告》,为产业科学规划提供详实数据支撑。依托普查成果,以《六安市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指引》为指导,不断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编制《六安市文旅产业招商项目册》,精选133个优质招商项目。60个项目纳入文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监测范围,投资增速98.8%,排名跃升至全省前列。举办全市文旅行业政银企对接会、文旅产教融合对接会等,为文旅企业解决融资1.9亿元,达成就业意向300人,为打造支柱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精准招引模式,临水酒庄花香酒谷建设项目、桃岭关山半岛农文旅融合开发项目、龙穴山中医疗养度假区开发项目等16个优质项目成功落地,洲际旅游度假休闲项目、南溪镇农文旅产业融合项目、震海康养中心项目等32个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与此同时,一批项目的建成运营为文旅市场再添活力。颐高特色文化街区、新峰休闲康养项目、上河街希尔顿欢朋酒店等40个项目已顺利投入运营,总投资48.08亿元。这些项目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多休闲度假、康养娱乐的新选择,也带动了周边就业,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迎驾水上乐园(一期)。霍山县文旅体局供图
9月8日,总投资6700万元的迎驾水上乐园(一期)正式开门迎客,这一项目并非简单复制传统水上乐园模式,而是深度结合六安丰富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打造集观光游船、水上休闲、水上运动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开业至今,不仅成为本地及周边市民夏日消暑的热门选择,更填补了六安高端水上文旅项目的空白,为区域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
“乘船游西茶谷,两岸是层层叠叠的茶园,远处是连绵的大别山,讲解员还会跟我们讲金寨的红色故事,体验特别独特。”9月10日,来自上海的游客王阿姨在六安西茶谷游船码头登船后,忍不住拿出手机记录沿途风光。
金寨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精准对接优质企业,引入先进建设理念与运营模式,投资打造观光码头及配套设施。如今,码头内游船整齐停靠,栈道沿湖蜿蜒,与周边茶园、青山相映成趣。游客乘游船畅游鲜花湖,两岸千亩茶园层层叠叠,风里飘着芬芳的六安瓜片气息,随手一拍都是“茶海映湖光”的治愈大片。据统计,码头试运营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400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茶叶销售营业额增长30%以上。
六安欢乐水世界。金安区文旅投公司供图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横塘岗乡的六安欢乐水世界的水上项目与六安城区淠河沙滩浴场。前者有水上“劳斯莱斯”、飞人、尾波冲浪、闯关等项目,青山环抱,适合亲子避暑,是本地夏季纳凉新选。后者则依托淠河自然景观,打造“城市沙滩”休闲场景,实现“治水”与“富民”的双赢,让淠河成为六安城市发展的“生态名片”。这些新业态的涌现,并非偶然,而是六安在《六安市文旅融合新业态指引》指导下,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洞察与资源的巧妙嫁接。
景区升级:“生态颜值”实现“经济价值”
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载体与关键支撑。六安市锚定打造“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战略发展定位,紧跟文旅消费升级趋势,深入推进全域景区“提标进阶”转型跨越工程,制定重点旅游景区“提标进阶”跨越发展实施方案、2025年文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及项目库,涵盖交旅、体旅等9大方面45项具体工作;同步推出景区“提标进阶”6大提升行动,实行“一景区一方案”,确保各景区靶向发力、精准突破。
燕子河大峡谷景区玻璃水滑道。六安市文旅局供图
据悉,全市54家重点旅游景区实施“提标进阶”转型跨越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76亿元,建成天堂寨亲清谷、万佛湖水上娱乐、东石笋亲子乐园、大湾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佛子岭迎驾水上乐园、龙津溪地老磨坊游乐园等改造升级项目,让老牌景区焕发新活力。
独山镇南焦湾露营地。裕安区文旅局供图
独山古镇,曾因红色历史闻名,如今凭借南焦湾露营地焕发出新的生机。这片依托山水肌理打造的露营地,精心打造了以露营烧烤、清水游乐、秘境观花、儿童乐园为一体的复合业态,迅速成为区域旅游新地标,如今更在暑期迎来客流“井喷”,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营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
金寨县汤家汇红旅小镇景区在室内红色沉浸式剧目《立夏》的基础上,提升打造“红军街实景互动演出”项目,以多元形式呈现金寨县的历史底蕴与人文魅力。该项目以“实景互动+沉浸体验”为核心,以汤家汇镇红军街为实景载体,还原1930年前后当地市集风貌、革命志士活动场景;专业演员化身“商贩”“通讯员”“村民”等角色,通过情景对话、互动演绎,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当年的生活气息与革命氛围。
冯井镇“原乡夏夜,矿韵烟火”夏日烧烤季。霍邱县文旅体局供图
在文旅发展中,六安市没有浪费一寸“沉睡资源”,而是通过创新模式让废弃空间焕发新生,这既是“双招双引”的延伸,更是“变废为宝”的智慧体现。曾经废弃的矿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春山露营地,游客在此既能感受工业遗址的独特魅力,也能享受山野露营的静谧惬意;冯井镇举办以“原乡夏夜,矿韵烟火”为主题的夏日烧烤季活动,吸引近2万人次参与,首日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6万,带动消费近30万元。蝎子山水库景区在六安市抖音自然景观人气榜中跃升至第9位,成为今夏皖西地区瞩目的“夜经济”亮点;皋陶文创乐园通过“资源置换+业态植入”的模式重获新生,引入神话主题演出、非遗体验、文创市集等业态,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金寨县铁冲乡TC・春山露营地。金寨县文旅体局供图
“我常来六安旅游,最近几次打卡真切感受到这里的老牌景区像‘焕了新’,不仅保留着熟悉的山水与文化底蕴,更添了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体验。”来自南京的张达健说,天堂寨的亲清谷太适合夏天了,踩着清凉的溪水往前走,比单纯爬山舒服多了;最惊喜的是万佛湖的夜游,无人机编队在空中组成各种造型,配上龙河塔的AI全息体验,科技感和文化感拉满。
科学布局:“红绿交融”“文旅康养”绘就新图景
“以前来六安,只能逛单个景点,现在跟着‘四大片区’路线走,既能登大别山感受红色情怀,又能游淮河水乡体验渔家生活,一趟旅行收获满满!”来自黄冈市的游客袁晓艾在小红书上分享旅途感受。这一变化,源于六安市对全域旅游的科学布局。该市紧扣全省“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淮河文化旅游发展带”定位,构建大别山、江淮分水岭、主城区、淮河水乡四大文化旅游片区,打破区域壁垒与资源分割,形成全域联动发展格局。如今,“全域皆景、处处可游”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据悉,该市全域旅游、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景区升级等重点工作先后6次在省政府召开的文旅发展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金寨县红军广场景区研学活动。金寨县文旅体局供图
红色沃土育新苗,研学旅游正当时。“在金寨红军广场聆听革命故事,在独山革命旧址群触摸革命遗存,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孩子懂得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上海市铜川学校的张老师感慨道。2024年6月,六安市紧跟全省发展研学旅游部署,联合教育部门打造“研学大别山 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将红色资源、生态资源转化为可体验的研学产品。如今,该市研学旅游实现全域化、市场化、品牌化推进,成为全国研学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六安市依托大别山腹地的森林资源、天然温泉和中医药底蕴,精准布局康养载体:成功创建2个中国森林氧吧、2家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0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大别山(六安)悠然南山度假区跻身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单位,迎驾生态旅游度假区等6家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紫荆花小镇等11地成为省级疗休养基地。
陡沙河温泉旅游度假区。霍山县文旅体局供图
清晨的霍山县陡沙河温泉旅游度假区,薄雾缭绕中,来自杭州的游客刘大姐刚结束中医问诊,便走进山间温泉池,“这里有森林氧吧洗肺,有温泉解乏,还有药膳调理,住了半个月都不想走!”如今,越来越多像刘大姐这样的游客选择来六安开启康养之旅。
太平畈石斛小镇作为全国首个“中国中药(石斛)文化小镇”,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带动土特产销售超千万元。“没想到山里的民宿能做出这么地道的药膳,石斛炖鸡、灵芝炖排骨,既美味又养生。”南京游客的陈雅婷对当地的康养美食赞不绝口。
花开半朵民宿。霍山县文旅体局供图
“推开窗就能看见青山绿水,民宿里的土菜比家里做得还香,住在这里就像回到了老家!”来自南京的游客陈峪在“皖美金宿”——六安花开半朵民宿住了三天仍意犹未尽。六安市推进旅游民宿“两化三改造”,从硬件设施到服务品质全面升级,让民宿成为展示地方文化、承载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现有旅游民宿770多家,其中精品民宿312家,新增国家乙级民宿1家,获评“皖美金宿”13家、“皖美银宿”49家。这些散落在山水间的民宿,不仅让游客“住得好”,更让他们“记得住”,成为六安文旅的“流动名片”。
消费火热:“同频共振”拓展消费新空间
“好球!”8月下旬,金寨村BA赛场内人声鼎沸,来自河南、湖北等地的多支球队正在激烈角逐,场边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专门从河南新县开车过来,不仅能看比赛,还能逛天堂寨,这种‘体育+旅游’的组合太对胃口了!”球迷陈康说。金寨县文旅体局局长黄劲松介绍:“这届‘村BA’,我县主动打破省域界限,向湖北、河南等大别山毗邻地区广发‘英雄帖’,为大别山区文旅协同振兴、抱团发展闯出新路。”
金寨村BA赛事活动。金寨县文旅体局供图
“我们不仅要通过赛事、活动吸引游客来,更要通过多元体验留住游客。”据介绍,该市今年实施《2025年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暨项目库》,明确9大方面45项具体任务,从政策层面推动文旅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商文旅、体文旅、农文旅等“百业+文旅”深度联动,让单一活动变成“消费链条”。
在体文旅领域,2025金安国际网球公开赛吸引45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参赛,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网聚青春,球学奋进”安徽省青少年网球文旅研学·六安站等一系列高水平赛事活动接连举办,吸引70万游客走进六安;在商文旅领域,“皋城之星”达人秀大赛让银泰百货餐饮零售消费环比增长28%,六安皋街“七夕好食节”吸引近8万游客参与电音秀、水上闯关CP专场等活动,“越夜越六安”啤酒龙虾消费季、月光音乐盒等活动持续火热;在农文旅领域,林水寨、鹏翔生态园等乡村旅游点推出田园野趣、民宿、巧克力体验等项目,带动农产品销售12.51亿元,惠及9.23万农户。
上海·六安文旅嘉年华“夏之魅”活动。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该市还策划举办上海·六安文旅嘉年华“夏之魅”、“文化惠民送清凉 文旅焕新促消费”等特色暑期活动1000余场,让文旅热度持续升温。“刷到六安的避暑短视频,立刻就决定过来了!”来自苏州的游客周女士笑着说,“本来担心旅游花费高,没想到还能领取‘六安六度 一夏清凉’消费券,在景区买票、酒店住宿都能用,特别实惠!”
为开拓入境游市场,8月6日,2025六安文旅(香港)推介会成功举办。现场茶艺师演绎六安瓜片非遗技艺,鲜石斛汁、灵芝孢子粉等“养生茶饮”让嘉宾现场品鉴;抽奖环节送出的“乐游六安”年卡、高山民宿体验券将气氛推向高潮。此行把“绿水青山+红色文化+中医药康养”整体打包出境,为入境游市场注入新动能。今年以来,该市入境游客同比增长70.9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9月13日,2025“多彩四季”安徽非遗嘉年华第三季暨六安市“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之旅”活动在六安市皋城广场圆满举办。现场发放多类面额文旅消费券,游客线上扫码即可领取,用于市集内非遗产品及特产购买,同步开展非遗直播带货,有效激发消费热情。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汇聚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近60个、到场游客和市民1万余人,线上观看超20万人次。活动当天,促进综合消费约20万元。
如今,行走在六安的山水之间,处处可见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场景,时时能感受到人民群众因文旅发展带来的幸福喜悦。下一步,该市将加大“双招双引”,建设标志性文旅项目,持续丰富旅游新业态,做优温泉、低空飞行等产品。推出“仙境大别山 秋游来六安”系列金秋产品,举办“超级皖”美食争霸赛六安市选拔赛、上海·六安文旅嘉年华“秋之彩”暨“西山药库”秋韵药旅融合推介、六安“超级鹅”羽毛球挑战赛、六安马拉松等文旅体商融合型活动,持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深入开展“极致服务看六安”行动,强化安全监管与服务质量提升,全方位打造全域旅游先行区,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张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