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黛,碧水潺潺,一幢幢特色民宿嵌在黔山秀水之间,绘就一幅幅灵动画卷。
近年来,随着体验式、休闲式、沉浸式旅游渐成时尚,民宿作为我市旅游发展的新兴业态日益受到大众青睐,已经逐步成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市民宿超过1500家,床位超过2.8万张,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住宿选择。
拥抱自然
民宿融入景区景点
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来到黄果树景区附近的蛮寨村,匠庐·阅山民宿从云海之中缓缓地露出真容。它面朝峡谷,背对青山,与坝陵河峡谷遥遥相望,连绵的山脉、朦胧的云雾,与匠庐·阅山一起构成了一幅水墨山色的清丽画卷。
匠庐·阅山民宿
“民宿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果树景区附近,依山傍水,景色迷人。我们凭借毗邻黄果树景区的优势,依山势设计了12间房屋,让游客在民宿内晴天可俯瞰峡谷日落,雨天可赏云海翻涌。”匠庐民宿品牌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张洪告诉记者,他们针对游客的个性化需求,结合季节和当地风俗,设计了丰富的体验活动——春季研学、夏季观星、秋季农事体验、冬季围炉煮茶,并与周边古村落、农业基地联动,推出定制化线路,让游客深度融入当地生活。
在匠庐·阅山民宿三楼的书房内,不少游客静享阅读时光。当地围绕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创新文旅融合路径,将农家书屋融入特色民宿和景区景点,让“远方”更有诗意。
“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看看书、喝喝咖啡,享受难得的慢生活,特别放松。”来自西安的游客唐琳说。
在安顺各景区周边,一批批特色民宿不断涌现,采取“民宿+”创新模式,增强自身文旅吸引力:“民宿+非遗研学”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民宿+康养”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民宿不再只是旅途中的歇脚点,更成为连接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活的纽带。
集群发展
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
“真没想到,我家闲置多年的老房子能变成‘网红’民宿,吸引这么多游客前来打卡。”9月15日,普定县白岩镇讲义寨栖居庭院民宿负责人黄仕友感慨道,忙活了几个月,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后,终于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
2023年,随着安顺旅居产业蓬勃发展,黄仕友敏锐地从中捕捉到了商机,便把自家闲置房屋改造成特色民宿,如今已是经营的第三个年头。3年来,每到夏季,她的民宿都是一房难求。
栖居庭院民宿
“这几个月真的太忙了。”黄仕友说,从5月开始,来自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的游客就纷纷预订她的民宿,6月游客陆续到来,大多数人一住就是2个月。她每天早上6点半就要起床,为游客制作早餐,紧接着买菜、打扫卫生等,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才能休息。
在讲义寨,一幢幢白墙黑瓦的农家民宿错落有致。在这里,不少村民和黄仕友一样,将自家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入住。游客有的一住就是15天,有的甚至超过2个月。村民们为游客提供三餐,收取合理费用,住宿与餐饮成为村民们又一稳定的收入来源。
“讲义寨距离普定县城和安顺市区都近,又毗邻高速路口、机场和高铁站,且温度适宜、景色优美,吸引不少游客来此避暑。我们盘活闲置农房,发展特色民宿,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给村民带来了可观收入。”普定县白岩镇中心社区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讲义寨已发展民宿13家,床位超200张。为进一步推动民宿产业健康发展,白岩镇将打造民宿康养精品工程,促进特色产业、生态产品与康养旅游有机融合。
讲义寨是安顺以特色民宿赋能乡村旅游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安顺充分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乡村风貌,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规模化发展,安顺的乡村民宿已逐渐串珠成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不仅有效盘活了农村的闲置资源,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更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此外,为让乡村旅游“留得住人、带得动富”,我市还着力完善集群配套设施,升级改造乡村旅游公路120余公里,建成游客服务中心18个、生态停车场32个,培育特色餐饮点200余个。同时,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开展烹饪、导游、民宿管理等技能培训,累计带动8万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示范引领
推动民宿产业健康发展
“如今,游客更注重民宿的品质和口碑,这促使行业向‘精耕细作’转变。”作为西秀区旧州镇具有代表性的民宿之一——“朴岚居”民宿的负责人,张天一认为,民宿的魅力不仅在于硬件设施,更在于为客人提供独特的情绪价值。
朴岚居
“我们完美保留了屯堡民居的原始木质结构和石墙,展现出古朴而精致的整体风格。民宿内配备了书吧、小庭院以及小清吧等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充分满足游客对住宿体验的各类需求。其中,民宿管家是串联整个体验过程的关键角色,需要协调前厅、餐饮、客房等各个环节,确保客人需求得到及时响应。”张天一介绍,目前民宿设置了专职的民宿管家,为入住游客提供全天候贴心服务。
除了朴岚居,在旧州,由设计师黄位将百年屯堡老宅改造升级而成的“悠然客栈”,融合了非遗体验与咖啡元素的“诸沃之野”等民宿,都让传统屯堡文化绽放出时代光彩。在这些代表性民宿的带动下,旧州镇民宿形成了“各美其美”的发展格局:古镇周边主打文化沉浸,把士村聚焦避暑旅居,浪塘村侧重田园休闲。截至2025年,全镇民宿数量较上年增长近两成,床位数达2300余张,今年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近年来,安顺市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编制《安顺市民宿产业示范区专项规划》和《安顺市创建民宿产业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全市9个重点村寨进行整体改造,创建康养旅居示范村,带动康养旅居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黄果树、屯堡等4大民宿集群。
随着全市民宿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未来发展充满机遇与挑战。对此,市民宿协会会长张洪表示,市民宿协会将继续按照全市民宿产业规划,科学制定民宿行业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我市民宿品牌影响力;鼓励支持各民宿创新经营模式,优化配套设施和服务内容,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民宿作为地方文化的展示窗口,协会也将积极引导民宿根据发展实际,在多方面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让游客在民宿就能体验一方人文。
来源:安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