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重庆理工黑人留学生住女寝后续:黑人已清空,爆料女生公开道歉!

0
分享至

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之后要道歉。"这句话,完美概括了最近重庆理工大学那位勇敢女生的遭遇。她发声质疑学校管理,推动问题解决,最后为何要为"过激言论"公开道歉?接下来,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9月16日下午,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6栋女生宿舍楼终于恢复了平静。30名男留学生全部搬离,引发风波的"混住"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可就在这个时候,最初发声的那位大一女生却删除了自己的帖子,发布了一份道歉声明。

她说,自己的"过激言论给学校造成了不良影响",因为"很冲动才那样做的",给学校造成了困扰,对此"真诚道歉"。看到这份道歉声明,不少网友都懵了。明明是她的发声推动了问题的解决,为什么反而要道歉?



所谓不知全貌,不予概括,时间先回到9月15日,重庆理工大学迎来留学生报到日。据学校说由于原定的16号宿舍家具没到位,学校临时决定让30名男留学生住进6号公寓的2到4层。可问题是,这栋楼的5到8层住的是女生,门口还挂着"女生宿舍,男生勿入"的牌子。





当时这位女学生一回到宿舍直接看到一群黑人,她的情绪很激动,在网上发帖质疑学校的安排,还说"要么开除留学生男籍,要么开除6名女生的女籍"



按理说,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推动解决,这是一个正常的维权流程。这个女生的做法虽然表达方式激烈了些,但确实起到了监督作用,根据中华网2025年9月16日的报道,正是因为网络关注,学校才在24小时内迅速解决了问题。

可为什么最后受害者要道歉呢?这里面的逻辑值得细细琢磨。

从表面看,这是一个"维权成功"的案例。女生发声,媒体关注,学校回应,问题解决。但仔细想想,这个过程中最让人不安的是什么?

一个合理维权的学生,为什么要为自己的正当诉求道歉?是因为她的表达方式过于激烈吗?可如果用温和的方式反映,学校会这么快解决吗?



其实这种"道歉悖论"在校园里并不少见。学生发现问题,要么选择沉默,要么冒着被贴上"闹事"标签的风险发声。即使问题得到解决,最后往往还要为自己的"不当表达"承担责任。

而且为什么一个合理的诉求需要通过网络曝光才能得到重视?根据界面新闻2025年9月16日的报道,重庆理工大学在事后发布了情况说明,表示"就此事给其他学生造成的生活不便表示歉意"。学校道歉了,但发声的学生也要道歉,这种"双向道歉"说实话小编看不懂。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留学生报到日,家具没到位,但又不能让人家露宿街头。临时安排虽然不妥,但情有可原。可问题是,这种临时安排为什么没有考虑到女学生的感受?为什么没有其他解决方案?

按照腾讯新闻2025年9月16日的报道,学校称采取了"严格的电梯管控、专人值班、分层管理等相关措施"。听起来很周全,但这些措施本身就说明学校知道这种安排有问题。既然知道有问题,为什么不想其他办法?



这就涉及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学校管理中,学生的声音到底有多重要?这个女生的发声,客观上推动了问题的解决,但她却要为"过激言论"道歉。这种结果传递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即使你是对的,即使你推动了问题解决,但只要你的表达方式不够"温和",就要承担责任。

而且这种"道歉悖论"可能会产生寒蝉效应。其他学生看到这个结果,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还会勇敢发声吗?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网络时代的舆论传播确实复杂。这个女生的发声引起了广泛关注,可能也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压力。

回到这个事件本身,最让人欣慰的是问题得到了快速解决。截至9月16日17时,所有临时安排的男留学生已全部迁至16号公寓。

也许,真正需要反思的不是那个女生的"过激言论",而是为什么一个合理的诉求需要通过激烈的方式才能得到重视。为什么一个受害者在维权成功后还要道歉!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多名男留学生混住在女生宿舍楼 临时安排引发热议》,中华网,2025年9月16日
《多名男留学生混住在女生宿舍楼,"临时安排"也不该如此漠视学生权益》,极目新闻,2025年9月16日
《男留学生混住在女生宿舍楼,重庆理工大学致歉》,凤凰网,2025年9月16日
《多名男性留学生混住女生宿舍楼?重庆理工大学致歉》,界面新闻,2025年9月16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东迎强冷空气今起降温,部分市县有小雨!气象部门提醒添衣

广东迎强冷空气今起降温,部分市县有小雨!气象部门提醒添衣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10:16:06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比赛第40天迎来大降温,“林北”捡柴时手都冻木了,储备物资还可维持十多天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比赛第40天迎来大降温,“林北”捡柴时手都冻木了,储备物资还可维持十多天

极目新闻
2025-11-17 22:30:52
放任他们“管”到普通人的家里,是种很坏的趋势!

放任他们“管”到普通人的家里,是种很坏的趋势!

走读新生
2025-11-17 15:07:43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卷史
2025-11-17 17:08:23
山姆会员店回应选品像普通超市

山姆会员店回应选品像普通超市

界面新闻
2025-11-18 00:05:03
字母哥伤退雄鹿遭骑士逆转双杀 米切尔37+5+7罗林斯24分

字母哥伤退雄鹿遭骑士逆转双杀 米切尔37+5+7罗林斯24分

醉卧浮生
2025-11-18 10:31:56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财话连篇
2025-11-17 18:41:50
全网求救:女大学生疑因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8年!

全网求救:女大学生疑因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8年!

兵叔评说
2025-11-17 12:03:30
詹姆斯正式回归湖人:我的肺感觉像新生儿 两年前也曾坐骨神经痛

詹姆斯正式回归湖人:我的肺感觉像新生儿 两年前也曾坐骨神经痛

罗说NBA
2025-11-18 06:26:45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上峰视点
2025-11-17 18:35:31
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没有抖音的命,却得做抖音的梦

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没有抖音的命,却得做抖音的梦

正见TrueView
2025-11-17 22:51:27
谁来挑战OpenAI?

谁来挑战OpenAI?

虎嗅APP
2025-11-14 20:21:04
福建检察机关依法对周喜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福建检察机关依法对周喜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5-11-18 10:00:40
金牌榜:广东37金升第一,山东跌至第3,江苏26金排第4,上海23金

金牌榜:广东37金升第一,山东跌至第3,江苏26金排第4,上海23金

体育就你秀
2025-11-18 09:06:46
平心而论,比起樊振东,王楚钦的全运会成绩有点惨不忍睹……!

平心而论,比起樊振东,王楚钦的全运会成绩有点惨不忍睹……!

田先生篮球
2025-11-16 21:33:13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青青子衿
2025-11-15 15:51:35
速报 |高市早苗正考虑12 月 26 日参拜靖国神社

速报 |高市早苗正考虑12 月 26 日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评论
2025-11-18 08:49:50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林中木白
2025-11-17 14:59:29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7 14:37:37
2025-11-18 10:47:00
妙知
妙知
灯前月下勤耕耘,笔走龙蛇意未央。
3147文章数 5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难受!四年级的娃,因为甲流没有住院,没了

头条要闻

德媒:德副总理是"在艰难时期"访问中国 暗示不寻常

头条要闻

德媒:德副总理是"在艰难时期"访问中国 暗示不寻常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程晓玥怀二胎,孕肚明显,体重控制好,为双11推迟检查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旅游要闻

见者好运!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迎来“日照金山”最佳观赏季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