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是我们对中巴关系的定位,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合作更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但近段时间以来,巴方的各种骚操作却给中巴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一边享受着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一边频频和美国“眉来眼去”甚至为此出卖中国利益,巴基斯坦到底想干什么?
巴基斯坦倒向美国?
近段时间,巴基斯坦政府高官在美国的高调活动,吸引全球目光并引发猜测:在中美对抗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巴基斯坦的动作是为中美破冰还是倒向美国?
今年6月,巴基斯坦用着中国的歼-10战机横扫法国阵风,让印度颜面尽失后,印度忙着组建宣讲团到各国宣扬胜利,而巴方陆军参谋长紧急赶赴华盛顿。
去美国就是为了出席美军建军250周年纪念活动,最终欣赏了一场拉胯的阅兵式,丝毫没有访问中国沟通情况的打算。
一个多月后,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又和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举行外长级会晤,这是两国时隔9年后首次举行外长级会晤。
在美国威胁对诸多国家增加关税时,巴基斯坦和美国谈妥了关税减免问题,同时展开战略合作,同意美国公司参与巴国的油气资源开发。
经过双方会谈之后,两国的关税水平设定为19%,这与印度所面临的50%的惩罚性关税,完全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至于油气资源合作,则主要涉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美国将“俾路支解放军”正式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这个组织常年在巴基斯坦境内制造恐怖袭击事件,多次对我国人员下手,是巴方重点打击的恐怖组织。
之前美国一直不承认“俾路支解放军”的恐怖主义活动,就是为了在巴基斯坦埋钉子。如今突然介入当地的油气资源开发,表面是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上则是为了强化在巴基斯坦的军事存在。
如果说关税和油气资源开发,还算是两国正常的经济合作,那么巴基斯坦接下来的动作,就成了对中国最大的背刺。
位于阿拉伯海的瓜达尔港,整个租期43年,我国花了14年并投入巨资进行建设。之所以下这么大的力气,就是为了我国的石油安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我国对海外原油的依赖程度达77%以上,其中近四成来自中东地区。
从中东向我国运石油,以前出了阿拉伯海之后,就经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进入我国南海之后再最终运输到我国沿海港口。
这条海上运输之路变数太多,随时都有被切断的风险,这就凸显出瓜达尔港的重要性。这里距离伊朗不超过120公里,石油运到瓜达尔港后可以直接卸货,通过管道从新疆入境。
我国下大力气建设瓜达尔港,就是为了保障油气资源顺利进口,同时也希望把中巴经济走廊打造成样板工程,提升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
如此重要的一个港口,可以说是中国在阿拉伯海的命门,如今成为巴基斯坦给美国的献礼。巴国议会通过了一项议案,批准美国无人机在瓜达尔港周边某基地的运作权限。
这处基地与中国在当地主导的重大基建项目相邻,直线距离不足50公里,可以说中国的一切动作,都在美国无人机的监视之下。
巴基斯坦也曾是美国的“巴铁”?
巴基斯坦对美国的示好,被视作背信弃义,是对中国的严重背刺。实际上,巴基斯坦在成为中国的“巴铁”之前,还曾经是美国的“巴铁”,美巴关系比中巴关系更早更深。
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巴基斯坦和印度曾是一个国家,二战后英国无法维系庞大的殖民统治版图,这才退出南亚地区,走之前搞了印巴分治,给南亚地区扔下一颗不定时炸弹。
印巴各自独立之后,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印度尼赫鲁政权因为和苏联走得近,后来冷战时期,对美国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
为了在南亚地区遏制苏联的影响,印度又靠不上的情况下,美国只能扶持和印度有矛盾的巴基斯坦。
在美国支持下,巴基斯坦很快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和中央条约组织,两个如今看来并不出名的国际组织,但当时号称“亚洲版小北约”。
美国大力发展和巴基斯坦的外交关系,将其打造成遏制苏联和制衡印度的重要支撑。在苏联强大的压力下,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外交关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蜜月期”。
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先进武器,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大力支持巴基斯坦,后来苏联入侵阿富汗,巴基斯坦又成为美国的桥头堡,为阿富汗反苏武装提供军事和情报支持。
就连当年的中美关系破冰,也是巴基斯坦在其中牵线搭桥。1971年,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两次访华都是以巴基斯坦为中转站,最终促成尼克松总统的“中美破冰之旅”。
在苏联的压力之下,巴基斯坦是美国的坚定盟友,后来随着苏联解体,美巴两国关系不再像之前那样密切。
不过“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因为关键的地理位置,成为美国反恐行动的前沿基地,美国在巴国设置了空军基地和后勤补给通道,共享情报并全力配合武装追捕行动。
巴基斯坦一直想抱住美国这棵大树,美国则将巴基斯坦视作“工具型伙伴”,有用的时候就拿来用,没用的时候就扔在一边。
苏联解体后中国崛起,美国急需在南亚寻找新支点,遏制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关系紧张的印度成为首选,并且此时印度也失去了苏联的庇护。
美印之间一拍即合,巴基斯坦被迅速边缘化。美国靠不住了,一己之力又难以对抗印度,巴基斯坦只能寻求中国帮助,最终从美国的“巴铁”发展成中国的“巴铁”。
在共同的战略利益下,我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军事上合作开发先进战机,这才有了最近一次印巴冲突中歼-10大放异彩。
经济上我国也大力支持,瓜达尔港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国送给巴铁的大礼,让其搭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奈何中国想带巴基斯坦一起飞,巴方却有自己的小算盘。
如果“巴铁”背刺,中国早有后手
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在国与国的交往中,这句话也同样适用。
我国在巴基斯坦投入巨资搞建设,但这并不代表巴基斯坦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也不会成为巴方拿捏我们的抓手。
瓜达尔港是我国着力打造的能源通道,但并不是唯一,缅甸皎漂港、伊拉克法奥港和中亚地区的能源通道,随便一个就可以替代瓜达尔港。
缅甸皎漂港可以轻松停泊10万吨级船舶,铁路运输直达云南。中东石油到这里,虽然比瓜达尔港远一点,但同样能避开马六甲海峡的不安全因素。
油气资源从云南入境,再输往中东部地区,比从新疆入境,近得不是一星半点,海洋运输中多出来的那段距离和时间,完全可以弥补回来。
伊拉克法奥港规划吞吐量1.2亿吨,波斯湾的原油也可以直接到达,甚至比瓜达尔港更近更方便。
至于中亚的能源通道,是俄罗斯天然气东线的组成部分。俄乌战争以来,中国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油气资源买家,这条通道也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巴基斯坦一边吃中国“蛋糕”,另一边却让美国无人机飞进瓜达尔港周边基地,在中美之间左右摇摆搞平衡,就怕搞到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
印巴战争之后,印度的拉胯程度让美国为之震惊,曾经还想扶持印度对抗中国,结果发现印度连巴基斯坦都搞不定。
印度烂泥扶不上墙,直接对抗的路子走不通,美国开始转换思路挖中国墙角,不断对巴基斯坦抛出橄榄枝,希望重复当年对付苏联的旧事。
奈何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没心思搞霸权只想搞经济,更重要的是当年苏联的短板,如今中国一个也没有。
美国想用当年搞垮苏联的老手段,来对付现在的新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而巴基斯坦向美国靠拢,则很有可能重复当年的旧事。
毕竟在美国眼中,巴基斯坦一直是一个“工具型伙伴”,与中国给巴基斯坦的定位天差地别。巴方为了获得美国的好感而损害中国的利益,无异于火中取栗。
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巴方的任何动作都可能动摇其国家安全根基,在中美之间搞平衡妄图两头通吃,最终很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