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16日电 2024年12月至2025年6月,青蜂侠历时七个月, 深入豫鄂交界,就“水银淘金”开展调查。记者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西峡县,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郧西县发现,大量船只在河道、江面以清淤、采砂之名“淘金”,采用“水银吸金”工艺,污水直排河道。该现象在河道周边砂场同样大量存在。
以清淤、采砂为名,实际进行“水银淘金”活动,含汞污水直接排入河道,这一触目惊心的现象,不仅暴露了当地环境监管的严重缺失,更折射出部分企业和个人为追逐短期利益而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福祉的短视行为。
汞作为一种重金属,具有极强的生物毒性和环境持久性。采用“水银吸金”工艺后,含汞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不仅污染水体,还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汞污染具有不可逆性,一旦进入环境,治理成本极高且难以彻底清除。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淘金行为,实际上是在用子孙后代的生存权益换取眼前的短暂利益。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并非个别案例,而是在豫鄂交界多地广泛存在,大量船只以清淤、采砂为名行淘金之实,周边砂场同样大量存在类似现象,这说明当地环境监管存在明显漏洞。监管部门要么未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要么对违法行为处罚不力,未能形成有效震慑。当环境监管流于形式,环境污染便会肆无忌惮地蔓延。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企业和个人选择性地忽视了环境保护责任,他们追求的是快速致富,却不愿意投入必要的环保设施;他们计算的是个人收益,却将环境治理成本转嫁给社会整体。这种发展模式看似节省了成本,实则造成了更大的社会损失,清洁的水源、健康的生态系统、公众的健康,这些无价之宝正在被一点点侵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提出多年,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更多具体行动。首先,相关部门应立即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淘金行为,对违法行为实施严厉惩罚;其次,应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避免监管真空地带的存在;再次,应完善群众举报和监督机制,形成社会共治格局;最后,需要探索绿色发展方式,为当地群众提供可持续的生计替代方案。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利益,更不能让子孙后代为我们今天的短视行为付出沉重代价。面对触目惊心的汞污染现象,各级监管部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坚决遏制这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真正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