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开始试点!拆掉地铁座位提升高峰运力,牛马到底是牛马还是人?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上海地铁9号线太拥挤了,于是地铁运营部门拆除了一部分车厢的座椅,这样一来,可以确保在高峰时段每节车厢多站25人。

年轻的打工者已经自诩为牛马了,拆掉座椅的话,拥挤的车厢里就更像是运输牛马的大卡车了。实际上,还在十几年前,为了缓解客流压力,广州的地铁3号线也采取过类似的措施。



因此,像上海和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地铁拥挤原本就属于常态,而其中的一些线路又过分拥挤。为了保证正常运营,地铁运营机构也不得不采取一些超常规的措施。

拆除座椅,增加运力

地铁9号线是上海最忙碌的线路,尤其是在早晚高峰阶段,拥挤程度不是其他线路所能比的。因此,从这个月开始,9号线的一些列车已经拆除了座椅,增加车厢的空间,确保每节车厢在高峰时段可以站更多的人。



看到很多人疑惑,问为什么不增加运力或者是扩建线路?实际上对地铁运营部门来说,他们面对的是像海浪一样的人流高峰,而不是固定的人流高峰。简单来说就是拥挤程度只体现在早上和傍晚两个时间段,其他时间段相对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地铁运营机构肯定会加大发车的频次,比如每隔5分钟发一趟车,在运营高峰时段可能会变成每隔3分钟就发一趟车。这里边就存在另一个问题,如果继续加大发车频率的话,地铁列车根本跑不起来。



因为城市的地铁线路不是地面上的火车线路,站与站之间的间距并不远,如果发车密度过高的话,车辆跑不起来,而且还会增加不确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在客流量增加的情况下,现有的增加发车频率的措施已经是极限了。

那肯定有人又要说了,既然如此,那就扩增线路,或者是增加其他交通运输的方式来确保运力。逻辑上正确,但是在现实中行不通。因为前面已经说了,像上海和广州这样的客流量高峰每天只出现在早晚阶段,这就是典型的上下班导致的客流量增加。



比如,每天早上8点之前,每趟列车都是爆满的状态,到了9点和10点以后,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到单位公司了,地铁里的客流量随之减少,而到了周末两天,大部分的人不用早起上班,因此早上的客流相比于工作日又会减少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的扩建线路,只会增加成本,实际上却不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现在各个城市的地铁只有少数几个一线城市的运营处于挣钱状态,绝大多数城市的地铁都在亏本运营。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原本就已经叫停了各个城市大建地铁的规划,要想扩建线路的难度很大,而且也不现实,哪怕是在客流量较多的一线城市也是如此。说到底,这种临时性的、固定时间段的人流量爆棚,采取的措施也是有限的。

也因此,地铁运营部门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在高峰时段尽量增加发车频次,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拆除一部分座椅,保证车厢里能够多塞几个人。



广州的“死亡3号线”

还在2015年,为了缓解客流量压力,广州的地铁3号线也采取过拆除座椅的方式。拆除座椅之后,每节车厢的定额载荷可增加46人,如果算上超员的话,可增加78个人,相当于每节车厢在超员的基础上又多加了32个人。

在拆除座椅之前,地铁3号线发车间隔从7分50秒已经压缩到了2分20秒,尤其是在客流量高峰时段还会开行短线车,最大运力提升了54.8%,可即便如此,高峰时段的人流依旧拥挤。



从客流规模来看,广州地铁3号线包括支线在内,是全国日均客流量最大的线路,2022年地铁3号线的日均客流量达到了139万人次,所以地铁3号线才有死亡3号线之称。在广州上班的绝大多数牛马都体验过恐怖的死亡3号线,尤其是其中的体育西路站点,更是被戏称为地狱西。

这个站点正好是线路的交汇点,而且又处在广州的市中心,每天大量的年轻人都是到这一站点上下车去公司,所以这里的客流量是叠加了很多的。很多人在这一站点都被踩掉过鞋,或者是被拉断过背包,有的人更是被人流硬生生地抬进了车厢里。



所以还在十几年前,广州地铁的运营机构就不得不拆掉了部分列车的座椅,来尽可能的增加运力。和上海面临的情况是一样的,地铁3号线的客流量也是典型的早晚高峰模式。

而且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不管是广州还是上海,客流量大的区域周边的城市规划密度就已经相当拥挤了,换句话说,根本没办法再扩建运营线路了。



如果你玩过模拟城市之类的游戏就明白,当一个城市区域出现交通过度拥挤的情况,有的时候已经没办法增加运力,本质上的局面就是因为周边生活的人太多了。

所以不管是广州还是上海,每趟拥挤的列车实际上其运力已经达到了极限,不是因为周边的交通设施不够完善,实在是因为太多的人拥挤到了有限的区域之内。



换句话说,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交通运力问题,而是人口的规划问题了。

人口扎堆的背后是工作的扎堆

上海和广州算得上是国内人口最扎堆的两个一线城市了。在这两个城市内,有些特定的城区人口更加扎堆,因为大量的工作机会,大量的单位和公司就聚集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内。



而每座城市的人口日常肯定是随着工作而流动的,如此一来,公司密度高的区域自然也就分布着更多的人口,等到每天下班的时候,这些劳动者又会分散到城市里的各个居民区。

以广州的地铁3号线为例,线路的北端和南端正好分布着两片大规模的城中村区,因此大量的上班族日常就在这两片区域内生活,而3号线路的中间位置正好又是大量公司聚集的地方。



这样一来,从线路的两端到中间正好都是人流量聚集的地区,再叠加其他人流量,所以地铁里就显得极度拥挤。

上海的情况也是如此,同样是在2015年的时候,上海的地铁16号线也拆除过部分车厢的座椅来增加运力。每天早上和傍晚,大量的打工族都会乘坐地铁从工作区域返回生活区,而这种拥挤就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一个城市的规划面积是有限的,面对这种特定的人流高峰,即便采取最大运力,在达到极限之后也就承载不下去了。这就相当于一个瓶子已经装满了水,你再怎么挤压也装不进去新的水了。

这次地铁6号线拆除座椅,接下来有没有效果还得看具体运营的情况。但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在人口塞满了的状态下,保证地铁车厢里不拥挤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就好比一个弹簧已经把它压到了极限,再怎么压下去也压不动了。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人口扎堆就是工作扎堆,而且在超过一定程度后,面对这种扎堆的状况基本上就是无解的了。

对一个城市来说,要解决人口过度扎堆的问题,不仅仅是交通问题,还得考虑工作区域的分布,同时还得考虑生活区域的密度以及承载能力。就以广州来说,由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分布着大量的城中村,相对于普通的居民小区,城中村的居住密度要高很多。



这样一来,沿着城中村区域修建的地铁线路,日常的出行人流肯定是爆满的。所以说,城市规划是一门艺术,工作区域、生活区域、交通运输的安排,这三项应该协调发展,不能只关注一点,而应该通盘去考量。

但是话又说回来,像上海和广州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城市各个角落的人口早就趋于饱和,这时候再怎么规划也基本上达不到多好的程度了。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一些企业迁出密度过高的地区,如此一来,超高的人流也会跟着迁走一部分。



最拥挤的地铁线

北上广深这四个打工人最集中的一线城市,地铁承载的客流压力也是其他城市不能比的。2022年的交通运量排名显示,广州排在第一,地铁客流量最大,排在第二的是上海,北京和深圳排在第三和第四。

广州全年的客运量高达23.61亿人次,上海的规模为22.88亿人次,北京的规模为22.63亿人次,深圳的规模相对较少,但依然高达17.50亿人次。



最拥挤的地铁线路,广州就占了三条,地铁3号线的日均客流量达到了139.1万人次,2号线的日均客流量为79.54万人次,5号线的规模为78.76万人次。北京的10号线日均客流量113.22万人次,深圳5号线为84.29万人次。

哪怕是到了2024年,广州的地铁3号线依旧是全国最拥挤的地铁线路。不过,从整体来看,2024年深圳地铁日均客流量达到了810.56万人次,这一日均客流量规模超过了广州,成为全国地铁最拥挤的城市。



由于深圳整体的城区面积相比于其他大城市更小,地铁线路更加集中,所以在人流量加大的情况下,地铁的拥挤程度也会突然上升。

结语

对一线城市来说,当人口的承载力达到极限之后,城市每天的交通都会是拥挤的,这是其他小城市不敢想象的局面。



交通拥挤的本质结构无法改变,因为城市规划已经没办法添加新的线路或者是运输方式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拥挤的城市,尤其是那些过度拥挤的区域,需要考虑的是分散一部分人口。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最后都会逐渐变成城市群的规模,因为每个区域的人口密度都在增加,最终的局面就会像摊大饼一样不断向周边扩张。这是所有大城市发展的规律,这些城市里的地铁,每天自然也都是拥挤的。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前塞尔维亚国脚德扬-米洛万诺维奇在元老赛中心脏骤停离世,年仅41岁

前塞尔维亚国脚德扬-米洛万诺维奇在元老赛中心脏骤停离世,年仅41岁

懂球帝
2025-09-17 09:32:12
如你是70岁多岁老人,请牢记这20条贴心宝典,谁看谁受益建议收藏

如你是70岁多岁老人,请牢记这20条贴心宝典,谁看谁受益建议收藏

情感大使馆
2025-08-19 08:22:38
统一台湾的最大障碍,不是美国和台独,而是“中华民国”这个称号

统一台湾的最大障碍,不是美国和台独,而是“中华民国”这个称号

飞杨电影
2025-03-26 02:07:48
湖南一刚出狱男子持刀杀人致3死1伤:被抓画面流出,死者家属发声

湖南一刚出狱男子持刀杀人致3死1伤:被抓画面流出,死者家属发声

博士观察
2025-09-16 19:32:48
家族里五个大学生都基本上处于失业状态

家族里五个大学生都基本上处于失业状态

liner12
2025-09-17 11:39:31
澳门夺冠3天后,孙颖莎自曝新决定:出自传或成国乒现役第一人

澳门夺冠3天后,孙颖莎自曝新决定:出自传或成国乒现役第一人

二哥聊球
2025-09-17 10:21:57
隔壁夫妻天天蹭我充电桩,我怒断电源出国游,3天后物业打来电话

隔壁夫妻天天蹭我充电桩,我怒断电源出国游,3天后物业打来电话

清茶浅谈
2025-09-11 21:10:19
于朦胧母亲发文引评论区质疑,乔任梁父母称:九年没学会告别!

于朦胧母亲发文引评论区质疑,乔任梁父母称:九年没学会告别!

默默有话说
2025-09-17 10:27:05
这个波斯人的名字,成了无数程序员的梦魇!

这个波斯人的名字,成了无数程序员的梦魇!

码农翻身
2025-09-16 08:59:29
出大事了!委内瑞拉“前线”又去5架F35战机,中式装备给委底气?

出大事了!委内瑞拉“前线”又去5架F35战机,中式装备给委底气?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09-17 12:09:34
秋天,这菜大量上市,高钾高蛋白,中老年人要常吃,腿脚有劲!

秋天,这菜大量上市,高钾高蛋白,中老年人要常吃,腿脚有劲!

江江食研社
2025-09-16 12:30:07
妖股玩蹦极 上午679 下午165 有人笑有人哭

妖股玩蹦极 上午679 下午165 有人笑有人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9:49:13
中国大师赛战报:国羽2-0世锦赛冠军,季军也一轮游!8-0,梁王胜

中国大师赛战报:国羽2-0世锦赛冠军,季军也一轮游!8-0,梁王胜

求球不落谛
2025-09-17 10:33:37
日本人破防了:DNA检测日本祖先被证实,日本人不是徐福后代

日本人破防了:DNA检测日本祖先被证实,日本人不是徐福后代

影史侃谈
2025-09-15 07:26:34
以色列总理警告以将陷入经济孤立 各界人士狠批:只有百姓受苦!

以色列总理警告以将陷入经济孤立 各界人士狠批:只有百姓受苦!

财联社
2025-09-16 15:49:19
某高管:除非他大幅下滑或湖人夺冠 我认为詹姆斯会打到26-27赛季

某高管:除非他大幅下滑或湖人夺冠 我认为詹姆斯会打到26-27赛季

直播吧
2025-09-17 06:42:04
一轮比赛后就下课,欧冠本赛季首位下课主帅诞生

一轮比赛后就下课,欧冠本赛季首位下课主帅诞生

星耀国际足坛
2025-09-17 12:44:34
他是最不靠谱军事专家,公然在央视“忽悠”,为何还能爆火28年?

他是最不靠谱军事专家,公然在央视“忽悠”,为何还能爆火28年?

蜉蝣说
2025-09-06 16:09:20
伴娘怂恿要10万下车费,新郎取钱后一去不回,新娘回到娘家后破防了

伴娘怂恿要10万下车费,新郎取钱后一去不回,新娘回到娘家后破防了

秋风专栏
2025-09-09 16:48:04
陈佩斯卖惨式营销,《戏台》配得上8分好评吗?

陈佩斯卖惨式营销,《戏台》配得上8分好评吗?

落雪电影
2025-09-16 11:30:03
2025-09-17 13:28:49
说宇宙 incentive-icons
说宇宙
我们永远不能停止对宇宙的思考
1594文章数 52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雷军公开小米17Pro最新设计:全新背屏设计可控制汽车

头条要闻

雷军公开小米17Pro最新设计:全新背屏设计可控制汽车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功能兼备 温暖白色城堡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