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等11项再生塑料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及宣贯会在ChinaReplas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上圆满举办。不同于以往聚焦行业端的解读,此次活动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新浪财经、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等50余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的联动传播,覆盖受众预估超300万人,显著推动塑料可回收再生设计标准从专业领域走向公众视野,成为一次全民性的塑料环保认知普及行动。
权威媒体矩阵发力,让标准 “走进寻常百姓家”
此次国标宣传打破了行业传播的局限,国家级媒体与地方平台形成合力,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大众科普网络。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网发布通稿被多家大众媒体转发。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等电视媒体在黄金时段进行深入报道,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覆盖面,让“可回收再生设计”这一专业概念,成功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认知。
这种广泛的大众触达,不仅让 “塑料设计要考虑回收” 的理念深入人心,更推动公众从 “被动接受环保倡议” 转向 “主动选择环保产品”,为标准落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超50家大众媒体和视频平台进行传播
企业案例 “接地气”,让大众看见 “标准的实际价值”
在大众科普中,媒体特别注重用 “生活化案例” 降低认知门槛。艾利丹尼森的可水洗标签、深洋宝宝科技的海洋回收塑料包装瓶、UPM 胶黏材料的全化学回收面材等企业成果,被媒体转化为 “能看懂、用得上” 的生活实例:
“用海洋塑料做的包装瓶,和普通瓶子一样安全,还能减少海洋污染”
“可水洗标签不用撕,直接跟着塑料一起回收,方便又环保”。
这些案例通过图文、短视频形式在微博、短视频平台传播,成为大众热议的 “环保小亮点”,让公众切实感受到 “标准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能改善生活的实际举措”。
△ 北京卫视报道
△ 浙江卫视报道
后续行动引期待,大众参与将成标准落地关键
对于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常务副会长王旺提出的 “智能体 + 培训 + 试点” 推广计划:搭建全球首个塑料可回收设计智能体平台,设计师输入产品参数即可获得实时优化建议;针对企业认知不足的问题,将联合主流媒体深入企业拍摄标准落地实施的纪录片,并启动首批 10 个试点城市和 20 家示范企业,推动可回收再生设计标准落地。
这些信息让公众对标准落地充满期待,也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塑料环保的积极性。
此次《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等再生塑料相关国标的大众普及,不仅是一次标准宣传,更是一次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五十余家媒 体的联动、预估超300万大众的参 与,让塑料可回收再生设计从行业议题变成大众共识。未来,随着标准宣贯的持续推进,将有更多人成为塑料环保的 “参与者” 和 “推动者”,为绿色循环生活注入更多力量。
ChinaReplas2025第8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现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