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某养老院里,68岁张阿姨攥着小陈的手叮嘱:"下次还穿西装,让护工看看我'儿子'多精神。
",这个让护工态度变热情、帮找首饰的"儿子",是张阿姨花2500元"租"来的。背后这支"租儿子"团队,创始人阿勇原本干保镖。今年3月,他和8个兄弟组了小团队,接护送、反家暴的活。
行业太卷,日子紧巴巴。
直到一个电话打进来:"能帮我看看养老院的老人吗?"阿勇犯懵——1米8的大汉陪老人唠嗑?
画面滑稽。
可抱着"赚点是点"的想法去了,他发现藏着大需求。
陪老人一下午,阿勇才懂丁克、空巢老人有多难:没孩子撑腰,护工敷衍,亲戚不管,受了委屈没处说。阿勇开窍了:转型做"外包儿女"!
没成想业务一上线就爆单。
团队从9人,三个月扩到一千多。专挑退伍军人、护理或心理专业的人——退伍军人能镇住场子,专业人士能照顾老人,"软硬兼施"。收费灵活,500元约次探望,2500元享全程陪护。
客户里85%是丁克老人,不少人说:"花点钱买底气,值!"就像张阿姨,老伴走后住养老院。
护工冷暴力,首饰丢了没人管,直到雇了小陈当"假儿子"。
小陈第一次去,1米85的个子,眼神坚定往那一站。
护工立马变热情,主动提档护理等级,丢了的首饰24小时内找了回来。
张阿姨乐了:"以前觉得丁克自由,老了才懂,有人'撑腰'比啥都强!"这事儿传开,有人议论:"年轻时潇洒丁克,老了花钱租儿子,值得吗?
"有人说无奈,有人说这是养老新思路——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孩子,靠服务解决晚年困境,也算灵活选择。
"租儿子"爆火,戳中了当下养老的一个痛点。丁克到底好不好?或许没标准答案。
但像阿勇这样的团队,能发现需求、解决需求,给不少老人的晚年添了份实在的温暖。团队现在还在招人,退伍军人、律师是重点。谁也说不准,这行未来还能咋变。
您觉得"租儿子"是权宜之计,还是养老新趋势?评论区聊聊。注:文中人物为化名,具体收费以实际服务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