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韩国媒体《今日财经》发表文章称,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快速发展并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而外资品牌则在努力避免市场份额下滑。此外,中国企业正在扩大出口,成为撼动全球汽车生态系统的关键变量。
据汽车信息调查公司MarkLines统计,在中国市场,本土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逐年大幅上升,从2022年上半年的47.7%上升至2023年同期的53.8%、2024年的61.7%、2025年的68.4%。
相比之下,欧洲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则从2022年上半年的21.5%暴跌至2025年的14.3%,日系品牌则从20.2%暴跌至9.7%。韩系品牌的市场份额仅为1%左右。
中国品牌崛起的背后是快速向电动汽车转型。中国企业迅速扩充电动汽车产品线,并将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以确保价格竞争力。与此同时,业内分析认为,外资品牌在电动化进程中相对缓慢,而且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新车型的速度也较为迟缓。
立足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中国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达10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5%。比亚迪2024年出口量达43万辆,今年则计划出口超过80万辆,一年内就将目标提高了86%。
此外,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新生电动汽车品牌纷纷进军欧洲市场,2025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已达4.7%。此外,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在泰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达到80%,在印尼市场的份额达到60%。
专家建议,鉴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增长,韩国企业也必须确保高性能、高效的技术,并推行本地化战略来应对。他们指出,在中国企业仍然依赖海外供应商的关键领域,例如汽车半导体、电池管理系统、轻量化材料和汽车软件,确保技术优势尤为重要。
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完全从内燃机汽车转向电动汽车,在整车领域追赶本土品牌并非易事。我们需要基于我们先进的技术能力,战略性地瞄准零部件和技术领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