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帮农村父母补缴社保成了年轻人的心头事。父母年纪渐长总念叨养老,曾经说“不用你们养”的他们开始有了担忧。
50岁后养老问题像白发一样冒出来,农村父母大多没稳定就业,社保断断续续。
30岁左右的年轻人发现,父母养老突然成了迫切要解决的事。从2010年起各地允许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儿女们开始研究补缴。
可社保规则复杂,选灵活就业社保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断档咋办?
有人想补缴时发现父母过了年龄,更多是经济压力大,拿不出几万十几万。资源有限时咋配置养老钱?兄弟姐妹经济不同,账单分配成了难题。
小洁看到父亲床头的速效救心丸,才意识到父母身体变差,养老不能等。父亲工地做工到深夜,为的是攒养老钱,可这样的强度还能坚持多久?
农村老人分两种,有养老金的和没有的,差别一目了然。小叶父亲身体不好还得四处接活,她才知道农村老人“退休”遥不可及。27岁的小叶刷到农村养老金帖子,才知道农村户口也能配置养老金。
父亲60岁母亲50多岁,缴灵活就业保险每月上千,退休还早,她选了城乡居民保险。2014年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城乡居民保险成了农村父母的新选择。
养老金由基础和个人账户组成,基础养老金各地不同,多数在200元以下。
个人账户按缴费档次和年限算,60岁后按月领,余额可继承。
小叶咬牙用工作四年存款帮父母补缴,近18万换每月800元,她觉得值。姐姐经济紧张没法分担,想起姐姐盖房出的钱,她决定自己扛。
父亲一条官方感谢短信,让她知道这笔钱给了父母底气。桃子帮父母补缴时研究出“拉满”方案,提档补缴加子女补助,算下来很划算。
父母早年缴最低档,搞不懂规则,年轻人自己也得查文件问政策。
对比商业保险和储蓄,城乡居民保险成了有限选择里的最优解。瞒着父母交钱被发现,父亲不乐意,她摆算法讲道理,终于说动父母。
“60岁不用种地”成了说服父亲的关键,提前规划也是减轻子女负担。
交完钱父亲查看入账,担心被骗到安心,她知道这钱买的是尊严。小洪和弟弟商量补缴,弟弟觉得几百元没必要,她却认为自己领钱更有底气。网上有人说帮婆婆补缴后,老人活得有底气,这是子女给的安全感。
桃子发科普帖帮了不少人,却发现集体补助政策很多地方没人懂。跑断腿办好后,今年流程变规范,她的努力让后来人少碰壁。多子女家庭补缴常遇矛盾,有人独自承担怕被盯上,有人无奈自己扛。
还有人琢磨迁户口到基础养老金高的地方,成都等地成了目标。
桃子说自己有存款才能补缴,更多年轻人存不下钱,只能慢慢攒。小洁算完账和妹妹定存钱计划,有规划总比没行动强。
政策会变,早意识早布局,父母养老才能少些风险。
我个人认为,提前规划比临时发愁强百倍,别等父母干不动了才着急。现在该做的,先查当地补缴政策,算清缴费档次和养老金差额,再和家人商量。
拿不准就问社保局,别信村里偏方,政策细则才是靠谱依据。给爸妈攒养老金,不是花钱买安心,是给亲情上份“保险”,越早越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