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征兵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虎门镇的丁智萱和樟木头镇的蔡子华,经过层层选拔,如愿成为家中第三代军人,正式启航他们的军旅梦想。
▲丁智萱
走进丁智萱家,门口“光荣之家”牌匾格外醒目。客厅的橱窗里,专门有一片区域陈列着祖辈与父辈的军旅荣光:爷爷丁秋保参军时的军装照和三等功证书,父亲丁云军的戎装照和两枚三等功奖章,静静诉说着这个家庭与军队的不解之缘。
在丁智萱的家族中,参军报国的传统一脉相承。爷爷丁秋保于1956年3月入伍,1960年3月光荣退伍,曾在部队荣立三等功。虽然爷爷的故事多从父辈口中听说,但真正让丁智萱对军营产生深切向往的,是父亲的亲身经历。父亲丁云军1990年12月参军,因表现优异,于两年后成为首批驻港部队步兵旅成员,在役期间两次荣立三等功。军装照片中父亲挺拔的身影,在丁智萱的心中种下了“军人梦”。
从爷爷到父亲,如今这份使命传到了丁智萱手中。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报名应征,目前已通过体检和政考,即将步入军营。父亲丁云军非常支持他的选择,对他说:“当兵能磨练意志、培养品德、学会吃苦,让你从学生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既然选择了国防事业,就要努力到底,做到问心无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丁智萱表示,他将苦练本领,争取早日建功立业,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为家乡争光。
▲蔡子华
同样在樟木头镇,蔡子华也来自一个三代从军的家庭。外公连仁安从小向往部队,1969年如愿参军,成为一名铁道兵,五年间坚守在铁路建设和国防保障的一线;伯伯蔡伟军1992年入伍,严于律己、刻苦训练,被评为“优秀士兵”;父亲蔡美有同样怀揣军旅梦,1999年成为武警战士,后来担任班长,也荣获“优秀士兵”称号。到了第三代,堂哥蔡俊梁2017年成为一名炮兵,退役时已褪去青涩,多了军人的坚毅与沉稳……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军人作风的熏陶下成长,蔡子华从小听长辈讲述保家卫国的故事,对军队充满亲切感,参军梦早已深植心中。为通过体检并以良好状态进入部队,从今年4月起,他就开始系统性训练,坚持跑步锻炼,为入伍做足准备。
“这次能通过选拔,我非常开心,终于实现了梦想。”蔡子华说,他将传承家族“好男儿、守国防、去当兵”的传统,在部队刻苦训练、努力拼搏,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家族再添荣光。
(记者 阳玉明)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