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几年,像个急着嫁人的人,逢人就问:“我啥时候能当常任理事国啊?”
问多了,五常脸上挂不住,只好轮流当“坏人”:2005年,俄罗斯摇头;2008年,法国翻脸;2012年,英国关门;2017年,美国挡路;2019年,中国出手;2021年,美国再拦。
六次申请,六次失败,每次都说是“被否决”,可实际上连程序都没过,压根没资格进入“正式投票”阶段。
五常轮番唱黑脸,不是怕你成功,而是不想戳穿你根本没戏。投票不是问题,你连门口的红地毯都没踩上。
投票是假动作,默契是真安排:五常合伙“演戏”,就是不想撕破脸
印度第一次提出入常是在2005年。那一年他不孤单,拉上德国、日本、巴西一起搞了个“四国联盟”。四个大国一合计:不如咱一块申请吧,也显得有排面。
他们提交了联合国改革草案,要扩容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从5个扩成11个。六个新增席位里,有五个“没有否决权”,还有一个给非洲代表。
草案一亮相,90多个国家表示支持,听起来不少,其实距离法定的128票还差老远。反对阵营立刻成立:
韩国反日本,意大利反德国,墨西哥和阿根廷一块儿反巴西,巴基斯坦直接反印度。
你说你代表亚洲,人家亚洲国家都不认你;你说你是发展中国家的老大,人家发展中国家转头就组了“咖啡俱乐部”,专门反你这草案。
结果就是:草案根本没能推进“联合国宪章修改”这个程序。连联合国大会的改革门槛都摸不到,根本谈不上进入安理会正式表决环节。
但这时候,俄罗斯站出来象征性地投了个反对票。
印度媒体立刻喊:“看吧,俄罗斯挡我!”
实际上,这一票就是个“分工合作”的仪式感。既然你非要一个理由不通过,那我们总得轮流做“坏人”——不能次次都是中国挡着你,那不就像咱成心欺负你似的。
2008年第二轮申请,俄罗斯不演了,把“坏人”角色交给法国。
印度这几年跟法国走得近,买了不少幻影战机,可法国还是投了反对票。理由不公开,其实就是印度军购倾斜不均,投钱多的国家说话大声——那法国还想再多卖点,自然要给点压力。
2012年,英国拿了接力棒。
这时候的印度自信满满,莫迪一度觉得“世界在向我们靠拢”。但英国不买账。谁都知道,英国最怕老牌体系被打乱,哪怕你经济发展快,也别想抢我权力份额。
三次表决,三次“轮流否决”。但每一次,印度连正式进入安理会改革程序都没做到。
这不是你被否了,而是你还没到被否的资格。就像比赛还没进半决赛,你非说“我被决赛评委打分不公”。
这时候五常的默契开始显现:谁投反对票,不是关键;关键是永远有一个人挡着你。这样你就不会觉得是被集体排斥,而是“偶然没过”。
印度这就像是站在门外的考生,考卷没发下去,自己先喊“这监考老师看我不顺眼”。
2017美国下场:规则变了,印度连申请机会都快没了
第四次申请,是在2017年。这次,印度赌了一把大的——和美国走得更近,希望“老板赏脸”。
从2014年开始,莫迪政府提出“印度制造”,又是军购,又是民企开放,和美国、法国、以色列疯狂签订单,买了一堆武器系统,还搞了什么“战略对话”。
印度想的是:我大采购,你别挡我。
结果呢?美国站出来,笑眯眯地投了个反对票。
这下印度才反应过来——原来美国一直在画大饼,从没打算真让你吃。嘴上说欢迎你入常,实际操作就是:你买武器可以,进来分权不行。
而且美国这一轮还不只是投票,直接推动联合国出台了“50年最多申请5次”的上限条款。
什么意思?再申请一次,你就得等2055年了。
翻译成大白话:“哥们,你也申请够多了,该歇会儿了。”
第五次,是2019年,中国第一次投反对票。
这时候印度的操作已经惹毛了周边国家,特别是跟中国的边境问题。拉达克、洞朗、班公湖,哪哪都有摩擦。越线修路、增兵造势,硬是把边境问题炒成外交工具。
中国出手不只是回应这些挑衅,更重要的是表明立场:你连亚洲的话语权都没拿稳,别想着代表亚洲进常任席。
但印度又不听劝,2021年再来一次。第六轮申请前,中俄英法都给了“支持”表态。就剩美国还在看风向。
结果表决那天,美国再投一票:反对。
6次申请,5个常任理事国轮流投否决票。
不管你从哪边看,这都不是“投票失败”,这压根就是“不给你申请成功的剧本”。
更要命的是,美国还推动通过了联合国关于“限次申请”的决议。印度想再申请?2055年之后再说吧。
你想进门?你先配一把钥匙:区域地位、历史记录、战略立场,全不合格
印度总觉得自己“经济快、人口多、战略热”,理应有资格入常。可你真看看五常的位置,他们谁是靠人口和速度进去的?
联合国有自己的“潜规则”,写在纸面的是宪章,写在空气里的才是门槛。
第一个门槛:区域领导地位。
中国代表亚洲、法国代表欧陆、美国代表西半球、英国是英联邦老牌帝国、俄罗斯是欧亚桥梁。
那你印度呢?
你说你是亚洲大国,日本不认,韩国不认,东盟不理。连巴基斯坦都拉了一票联盟专门阻你。
你说你是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人家拉美三国一起建了“团结谋共识运动”,对你连“观察员席位”都不想给。
你这不叫代表性,叫争议性。
第二个门槛:与五常之一有实打实交锋记录,还得赢过。
五常之所以是五常,哪一个不是靠真刀真枪杀出来的?
- 中美打过朝鲜战场;
- 苏美冷战几十年;
- 英法靠殖民战争起家。
印度?
1962年跟中国干过一次,输了。
之后再也没赢过哪场能上历史课本的仗。
跟巴基斯坦打得多,但人家连联合国都不想进常任理事国。
你说你有军力,可是连标准步枪都进口,武器八成靠买,怎么坐上全球五大安保席位?
第三个门槛:美国是否给你实质背书。
这一条最要命。
联合国是美国主导建立的,美国不发话,你怎么都进不来。
但印度这外交姿态实在太“灵活”:
- 一边跟俄罗斯签长期军购协议;
- 一边跟美国搞“印太战略”;
- 还跟伊朗伊拉克保持石油往来;
- 甚至在联合国一些场合不站美国那边。
你说你是朋友,美国都不知道你是哪边的。
美国不怕你当队友,怕你进来以后“反水”。
所以表面上说支持,背地里死活不让你进。
就是因为——你不确定性太高,跟你在一张桌子上,怕你掀牌。
结尾
印度总觉得自己是被五常“联手欺负”了,其实五常是在给你“体面下台”。
轮流否决,不是为了挡你入常,而是为了避免你觉得“全世界都在拒绝你”。
你连三个门槛都没过,还指望开门迎接?这不是五常不讲理,是你连入场券都没买。
表决只是一场外交舞台剧,真正的门,从来不是票数开的,而是实力、位置、历史与战略态度共同开出来的。
——而这些,印度一样也没攒够。
参考资料
印度“入常”之路为何如此坎坷?瞭望智库2020-12-25
美国挺印度联合国“入常”,但劝其别打否决权主意.2017-10-19
推动德日印巴“入常”,这一次拜登怕是又要失败了|京酿馆.新京报评论.2023-09-19
印度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需要印度.环球网
印度想“入常”,俄罗斯外长当面表态.观察者网.2023-12-28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美国支持两个非洲国家“入常”,但不希望扩大否决权.观察者网.2024-09-1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