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决定,授予90名同志“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称号。广东法院王晓明、杜以星、辜恩臻、魏海、蒋筱熙5位法官获此殊荣,数量居全国前列。
决定号召,各级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部署要求,一体推进法院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锻造过硬队伍。要进一步完善梯次培养、评选、使用机制,构建以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为龙头、省级审判业务专家为主体、各类综合型人才为补充的高层次审判人才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的管理和使用,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引导广大干警以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为榜样,着力提升过硬政治能力、公正司法能力、依法履职能力、审判管理能力、狠抓落实能力,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切实履行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定分止争、维护公正的重要职责,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第六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名单
(广东省)
王晓明,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二级高级法官,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多次获个人嘉奖。
从事民商事审判执行工作二十余年,办理各类案件逾2000件,成功审结多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案件,主办案件获评全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全国法院八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件,4案获评全国法院百篇优秀文书、1案获评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多案获评全国法院优秀案例一、二等奖。牵头省院民三庭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构建多元技术事实查明机制,获评国务院发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首批典型案例。主持参与的《关于通信领域标准必要专利司法实务问题研究》调研报告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优秀调研成果评选特等奖,转化形成审判业务指导文件及该领域首部司法研究专著,对推动国内立法和相关国际规则形成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主持网络游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策研究调研课题,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二等奖;主持起草的《关于强化数据要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促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意见》均系该领域全国首份司法意见,对全省法院审理类案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杜以星,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第一庭庭长、二级高级法官。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荣立三等功1次,多次获个人嘉奖。
从事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海事审判、仲裁司法审查和民事行政审判监督工作31年,承办参审案件5000余件,推动广东法院率先在全国法院实施仲裁司法审查和司法协助的归口办理,作为主要执笔人起草《涉港澳商事审判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大部分内容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采纳,参与最高法院重大司法研究课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司法保障问题研究》并获评优秀,指导起草了《中国(广东)自贸区司法保障白皮书》《广东自贸区跨境商事纠纷调解规则》《关于规范大湾区内地法院涉港澳民商事审判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等,与仲裁机构联合举办“司法与仲裁发展论坛”,推动与省检察院联签《关于完善民事审判监督协调工作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导并参与涉港澳案件授权委托见证平台推广活动,协助选聘首批大湾区跨境商事纠纷特邀调解员,为广东法院涉外涉港澳审判工作走在全国法院前列打下坚实基础。
辜恩臻,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法院调研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立三等功4次,入选2023年度人民法院十大亮点人物、全国法院涉外审判精英人才库、广东涉外法治人才库、新时代广东政法英模。
从事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二十年来,审理4000余宗案件,多宗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主审2案入选指导性案例及人民法院案例库,1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案入选全国海事审判年度十大典型案例、涉体育纠纷民事典型案例。主笔为最高人民法院提供《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建议稿、涉港澳民事诉讼程序特别规则司法解释建议稿,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法答网精选答问评选专家并获评优秀专家。牵头起草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人民法院审理涉港澳商事纠纷司法规则衔接的指引(一)(二)(三)、法律专家协助查明域外法的指引等重要文件,推动建设统一的大湾区法律查明平台及法律专家库,审核发布8批120个跨境商事纠纷典型案例,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司法规则衔接及机制对接作出突出贡献。
魏海,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二级高级法官。获评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多次获个人嘉奖。
从事审判执行工作二十余年。自2015年10月从事刑事审判以来,承办和参与指导红岭创投、小牛资本、康美药业等多宗在全国全省具有重大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均取得良好办案效果,多个案例写进最高人民法院和省法院工作报告,获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所撰写的裁判文书在最高人民法院七届“全国百篇优秀裁判文书”评选中入选5次,多次受邀为国家法官学院及全省公安、检察、审判业务培训班授课。主持参与重大调研课题10余项,撰写调研报告、实务论文、案例分析等100余篇,被《法律适用》《人民司法》《刑事审判参考》等国家和省级刊物刊登40余篇,获全国法院优秀案例(司法统计)分析一、二、三等奖5篇,省级审判实务研讨会征文一等奖3篇、三等奖1篇,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省法院参阅案例、年鉴案例、优秀案例、典型案件20余件。
蒋筱熙,中共党员,法学硕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入选广东省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库专家,荣获个人三等功6次。
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近二十年,成功审结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疑难复杂知识产权案件,3案入选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3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1案入选人民法院保护科技创新典型案例、5案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撰写的裁判文书3次入选全国百篇优秀裁判文书,1案获评全国法院优秀案例。牵头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快审、精审和速裁分流审判机制,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起草出台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司法指导文件《关于知识产权民事侵权纠纷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指导意见》,牵头起草全国首个《关于加强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推动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在全国首创“全流程嵌入式”技术调查官工作模式,有关经验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广;作为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授权试点改革首批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4项改革任务被国家发改委两次向全国推广。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审核:黄慧辰
编校:余淑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