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9月16日,由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医疗器械产业园发展座谈会在四川资阳市召开。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会上,来自资阳高新区的“中国牙谷”作为医疗器械产业特色园区的典范,对产业布局、创新发展、产业链构建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介绍。
会议现场。
据悉,2016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在资阳布局口腔装备材料产业基地,“中国牙谷”启动规划建设。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已汇聚美国爱齐、德国盈纬达等144户知名企业,374个“资阳造”产品上市,2024年实现产值37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口腔装备材料产业聚集地之一。此外,当地建成了西部领先的电磁兼容实验室等多个平台,依托资阳口腔职业学院,年培养技能人才1500余名,形成了覆盖研发孵化、公共实验、检验检测、医疗服务和人才培养的全生态链条,已经成为全球最大隐形矫治器生产基地。
另一方面,依托国家医疗器械创新四川服务站资阳分站、省审评中心资阳分中心,以及打造“检验检测联盟”,“中国牙谷”实现Ⅰ类证园区当日办、Ⅱ类证省局不排队、Ⅲ类证国家局畅通办,注册审批时间缩短近60%。设立20亿元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基金,提供应急转贷、园保贷等政策性金融产品,专门制定口腔医械产业支持政策,覆盖厂房租赁、设备购置、市场拓展等环节,建立进出口“绿色通道”,全力护航企业成长。
2022年6月,以“中国牙谷”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资阳医疗器械产业被纳入四川省四大特色优势产业试点。2024年8月,口腔医疗器械产业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正面临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转型期。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553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500亿元,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而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资阳并未止步于现有成绩,当地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凭借政策、人才、创新等多维优势,加快营造“审批更快、服务更优、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发展环境,全力打造全球口腔产业“第四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