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在经历了被中东小霸王以色列暴打,即使跪下仍无法得到美以善待之后,慢慢重新重视起与中国的沟通,尤其是在之前武器采购和商业合作方面首尾两端的作风也有所改善。而伊朗采购歼-10CE战斗机的话题也再度成为中东地区热议的话题——如果采购成功,这或将打破中东空中力量平衡,挑战以色列F-35I“阿迪尔”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先进战机群。这一可能性已为本就动荡的中东空中竞赛注入紧迫感,让以色列的军事规划者不安,也考验着美国的地缘耐心。
数十年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空军(IRIAF)受制于严苛制裁,机队充斥冷战“古董机型”——F-14 TomCat虽为前国王时期美伊关系的见证,且伊朗竭力维系其飞行,但这款20世纪70年代的机型,在隐身与数据融合时代已力不从心;F-4“鬼怪”Ⅱ、F-5“虎”Ⅱ曾在冷战威风,如今在隐身技术、AESA雷达与远程精确武器主导的战场,已完全落后。制裁、损耗与孤立迫使伊朗工程师靠黑市备件、本土改良和逆向工程“拆东补西”,却仍无法弥补与对手的性能鸿沟。
伊朗的SU-35
以色列拥有F-35I第五代隐身战机,传感器融合与电子战能力顶尖;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则列装F-15SA、“台风”、“阵风”及F-16 Block 70等先进机型。此格局下,伊朗战机不仅落后,更丧失战略价值——而成都歼-10CE的出现,为伊朗提供了转机。
作为4.5代多用途战机,歼-10CE配备先进航电、高性能AESA雷达与电子战系统,可兼容中国多款威慑性武器,成本仅为西方同类战机零头,且无西方军售的政治附加条件。据报道,基于2021年中伊签署的25年战略伙伴协议(涵盖贸易、能源、防务等),两国相关磋商正悄然推进。对中国而言,售伊歼-10CE是重要战略表态:既挑战美国武器禁运体系,也巩固中国“可重塑非周边力量平衡的全球军售国”地位。
伊朗的F-14
从战术看,歼-10CE对IRIAF是“质的飞跃”。其玻璃座舱、网络中心战数据链、数字电传飞控,能让伊朗飞行员与现代化对手开展超视距(BVR)和视距内(WVR)作战;AESA雷达相较伊朗现有战机的机械扫描雷达,探测更远、抗干扰更强,可在高强度空域生存。而歼-10CE的核心优势,在于兼容PL-15远程导弹——这款中国最新BVR武器射程超200公里,配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末段仍能保持高速。装备PL-15后,伊朗飞行员可在传统战机探测到对手前发起攻击,改写地区空战规则。西方分析将其与美AIM-120D、欧洲“流星”对标,部分评估认为其射程更优。
若伊朗列装歼-10CE与PL-15,以色列及海湾国家在伊朗领空附近的侦察、打击行动将不再“肆无忌惮”。这尤其冲击以色列——其“先发制人打击伊朗核设施”的军事学说,本建立在“空中优势无挑战”基础上。历史上,以色列靠深入敌方领空、压制防空摧毁战略目标(如1981年伊拉克奥西拉克反应堆、2007年叙利亚核设施),但面对歼-10CE机群,这类任务复杂度陡升。即便歼-10CE隐身、电子战不及F-35I,仍会扩大伊朗探测与打击范围,迫使以色列纳入“装备损耗风险”。
海湾国家也将受波及:沙特、阿联酋已巨资采购先进战机,为维持优势,可能加速购入“流星”“AIM-120D”导弹及电子战吊舱,加剧地区军备竞赛——伊朗每次提升,都会引发海湾国家反制,形成“肥了军售国、乱了地区安全”的循环。
地缘层面,时机颇具深意:俄罗斯因乌克兰战事无力向伊朗供苏-35,伊朗被迫转向东方;中国则借机不仅要做军售方,更要成为“重塑伊朗空中作战学说”的长期伙伴。此前巴基斯坦采购歼-10CE制衡印度“阵风”“苏-30MKI”,并通过演习展示PL-15杀伤链,伊朗或借鉴此模式,用歼-10CE为核设施、石油基建构建防御,同时向代理人活跃地区投射空中力量。
这一变化最先影响叙利亚:若伊朗将歼-10CE部署至叙基地,以色列在大马士革、阿勒颇及真主党补给线上空的行动自由,将十余年来首次受挑战,以F-35I与伊歼-10CE直接对峙、引发更大战争的风险骤升。
对美国而言,这是“中国中东军事影响力扩大”的佐证,加剧其对“中国重塑美俄主导地区格局”的担忧。美国议员或推动制裁中国防务企业,但全球军售已呈多极化,易货贸易、石油互换及长期协议难以被完全遏制。
不过,伊朗即便购得歼-10CE,仍面临巨大挑战:该战机的先进航电、AESA雷达需稳定技术支持与备件,而伊朗目前缺乏;中国需派技术团队并提供长期维护,这将让伊朗形成作战依赖,中国则获政治杠杆。此外,伊朗飞行员习惯模拟座舱与落后雷达,转型歼-10CE需数月训练及作战学说调整,若中国提供教官与联合演习,或助伊朗空军向“中国式信息化作战”转型。
财务上,单架歼-10CE约4000万-4500万美元,采购24架即超10亿美元(未含维护、武器与训练)。伊朗虽资金紧张,但可通过石油易货与中国长期信贷缓解压力。
真正的代价在战略层面:现代化IRIAF或增强伊朗地区强硬立场,为革命卫队及圣城旅在黎、叙、伊、也的行动提供空中掩护,加大以、沙拦截伊朗武器车队的难度,提升空中交火风险。对中国而言,若售伊成功,将成“全球军售崛起”的里程碑——证明中国战机可打入亚洲以外市场,为未来出口FC-31/J-35甚至歼-20出口型铺路,也巩固中国“靠硬实力输出重塑地区格局”的能力。
归根结底,问题不在伊朗能否购得歼-10CE,而在其能否有效整合、维护并运用该战机,以挑战以、海湾国家数十年的空中霸权。若伊朗成功,“IRIAF是前国王时代化石”的认知将终结,或成为改写中东空中博弈规则的催化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