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把原本陌生的外籍童模和她的父母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照片里的女孩名叫索菲亚,八岁,金发碧眼,模样本来天真可爱。却被父母引导着,做出拉眼角上挑的动作。
这个看似搞怪的表情,在西方长期是对亚裔的刻板歧视符号,被称作“眯眯眼”。熟知一点历史的人都明白,这不是孩子的恶作剧,而是带有侮辱意味的动作。
网友最初的反应并非一刀切的愤怒,评论区有人温和提醒,这个动作在中国语境里是不合适的,不该用来博取关注。大家体谅孩子小不懂事,但一个生活在中国、靠模特工作养家的家庭,父母理应明白其中的分寸。
可接下来的举动,才真正点燃了愤怒。面对提醒,索菲亚父母没有删帖,也没有道歉,反而再发一张吐舌头做鬼脸的视频。动作和表情明显带着挑衅,配合上之前对中文差评的删减、对质疑者的拉黑,让人看清他们态度:不是无知,而是装糊涂甚至故意为之。
很快,知情人站出来揭露与他们合作的经历:居高临下,不尊重人,早就不是第一次。更被扒出的事实是,索菲亚已经签约了国内知名童装品牌,频繁参与广告拍摄,连个人简介里都写着现居中国。换句话说,他们一家长期靠中国市场吃饭,却用这种手势挑衅中国人。
这种两副面”,才是真正让人反感的地方。一边收着人民币,一边却在镜头前摆出轻蔑的表情。有人讽刺说,这是赤裸裸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风波之下,品牌方的反应倒是利索。在事情越闹越大之际,他们第一时间宣布与索菲亚及其家庭解除一切合作,并强调“尊重中国文化是不可动摇的底线”。这份明确态度,反而赢得了网友的认可。相比之下,童模父母仓皇删除账号内容,却始终没有一句道歉,显得心虚又不体面。
其实,“眯眯眼”的歧视并非今日才有。上世纪以来,西方舆论中反复把东方人贴上“落后”“愚昧”的标签,眯眯眼成了丑化黄种人的工具。
美国漫画里、殖民小说里,所谓的“中国人形象”被刻意描绘成眼睛细长。甚至“傅满洲”这样的虚拟人物,也被塑造成“黄祸”的代表。可以说,这一动作承载着屈辱与歧视的历史记忆。对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模特家庭而言,若说他们不懂,实在难以让人相信。
网友的情绪就来自这种矛盾:本可以当成孩子的无心而一笔带过,但父母的傲慢与冷漠让耐心彻底耗尽。当他们把挑衅当个性时,真正被挑衅的其实是这片养活他们的土地。
有人追问:为什么国内品牌总爱找外模,甚至是童模?
业内人士透露,一方面外籍模特的费用更高,公司会包装得更“高级”;另一方面,外籍模特经常被视作能讨好市场眼球的捷径。所以行为审查松懈,直到出事才紧急解约。看似果断,其实也是甩锅。
这件事的结果已经明了。品牌切割,家庭删帖,网友继续追问。短期内也许热度会消散,但留在公众记忆里的,是这样一幅滑稽又讽刺的画面:父母引导孩子做动作,指望博出位;结果赔掉的是声誉和未来的合作。
尊重,是在这片土地上谋生的最基本前提。不懂也好,故意也罢,这条底线一旦踩踏,就没有转圜余地。
别拿孩子当挡箭牌,更别把挑衅当噱头。因为真诚与傲慢,市场一眼就能看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