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消化中心消化内科成功完成首例“经口内镜直视下胆管肿瘤活检+支架植入引流术”,标志着我院在胆道微创诊疗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该技术为晚期胆管肿瘤患者提供了病理诊断与梗阻解除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极大提升危重症患者生存质量与治疗机会!
73岁老人重度黄疸命悬一线
多学科协作战胜“癌王”梗阻
患者为73岁男性,因“无痛性黄疸”入院,确诊为胆总管及左肝管肿瘤伴多发转移、重度梗阻性黄疸,胆红素高达387.5umol/L,病情危急。
传统影像学难以明确病理类型,而外科手术风险极高。消化内科团队迎难而上,携手影像科、肿瘤科等多学科会诊(MDT),最终制定经口内镜微创诊疗方案。
胆道子镜直视精准活检
微创手术一举三得
9月8日,由李彬主任、于珍珍医生等骨干成员组成的消化内镜团队,在介入室为患者实施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并应用胆胰内窥镜成像导管探查。
胆总管占位
镜头深入胆管,清晰显示两处菜花样肿瘤狭窄灶。团队在直视下使用一次性无菌取样钳精准钳取病变组织送检病理,同时发现并冲洗排出肝门部结石,并于梗阻段放置塑料支架+鼻胆引流管,成功实现“减黄引流+病理取材+结石清除”三大目标。
术后次日,患者黄疸显著消退,胆红素降至194umol/L,总胆汁酸、甘胆酸接近正常。患者无不适反应,目前状态平稳,正等待病理结果指导后续精准治疗。
技术引领 人文关怀
双轨并进守护生命健康
该例手术为新区中心医院首例经口内镜直视下胆管肿瘤活检及引流术,标志着消化内科在疑难胆胰疾病内镜诊疗方面取得新突破。
“能够在直视下精确取样,放置支架引流,一举实现诊断和治疗的双重目标,离不开团队日常严谨的训练和配合。”于珍珍医生表示,“患者高龄、病情重,家属非常信任,我们也全力以赴,每一个环节都谨慎把握,希望在解除病痛的同时,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更多机会。”
深耕内镜技术提升
全力打造区域消化诊疗高地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消化中心消化内科长期致力于消化内镜技术的提升与创新,积极推进“科-院-区域”三级诊疗能力建设:
引入国际先进内镜设备,规范操作流程;
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与疑难病例讨论;
常态化开展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为复杂病例提供综合诊疗方案;
定期选派骨干赴国内外顶尖医院进修学习,保持技术水平与时俱进;
推动ERCP、EUS、ERAT、ESD等核心技术规模化、精细化发展。
此次首例成功实践,充分体现科室在复杂胆胰疾病微创诊疗领域的综合实力,也为未来开展更多高难度内镜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将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坚持“生命至上、精准施治”,用硬核技术守护患者健康,用温暖医疗传递希望力量,为辖区百姓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科室简介
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消化中心消化内科
科室成立于2001年10月,是医院最早独立设置的临床专业科室之一。现是青岛市县域临床重点专科、青岛市医疗卫生行业C类重点学科,青岛西海岸新区消化内科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主委单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救治基地,先后加入半岛消化早癌筛查防治中心联盟,青岛西海岸新区消化联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专科医联体。
消化中心消化内科病房现设病床58张,日门诊量平均110余人次。消化专业设五个亚专业组:消化道早癌(ESD),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内镜(EUS),炎症性肠病(IBD)以及慢性肝病诊疗组。消化病区有多功能胃肠功能治疗仪1台,DSG--III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1台,PDT630II型半导体激光光动力治疗仪1台,肝纤维化弹性成像仪(FIER0TOUCH) 1台,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规范诊断和治疗。
作者:于珍珍
编辑:Suzy
审核:刘琳琳、谭迎花、李彬
编校:丁丁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原创出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