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14日报道,台防务部门近期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声称要打造“史上最强”的防空系统,即所谓的台湾版“金穹”。
与此同时,台当局还向全岛民众分发了一份“全民安全指引”手册,试图通过强化“抗中情绪”来增强岛内安全感。
然而,这些举措背后却引发了多方质疑和批评。
首先,民进党当局提出的防空系统计划被认为是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的翻版。
以色列的“铁穹”以拦截短程火箭弹和迫击炮弹著称,但台湾面临的军事压力显然要复杂得多。解放军的高超音速导弹、巡航导弹以及战斗机群对台湾现有的防御体系构成了巨大挑战。
尽管赖清德计划以7年为期,投入超过1万亿新台币打造台版“金穹”,但与大陆的国防预算相比,这样的投入显得微不足道。
更何况,台湾是否具备研发类似“金穹”系统的技术能力,也让外界感到怀疑。
与此同时,台当局发布的“全民安全指引手册”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这份手册详细描述了大陆可能发动攻台行动的方式,并指导岛内民众如何避险。
对此,有分析指出,这份手册的政治意图大于实际作用。
台当局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向民众传递“不会战败、更不会投降”的信号,以稳固岛内支持。然而,手册内容是否真的能缓解岛内民众的安全焦虑,仍然存疑。
毕竟,在现代化战争中,远程打击和信息战已成为主流,普通民众能否通过手册内容来应对复杂局势,恐怕难以说服人。
赖清德的强硬态度背后,其实是对美国支持的高度依赖。然而,美国的真实态度远没有台当局想象中那么坚定。美国国内军事人员建议美军逐渐减少在第一岛链的部署,将重心转向第二岛链,试图避免直接卷入台海冲突。
一旦台海局势失控,美军是否会迅速介入,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更何况,解放军在九三阅兵中展示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经让美国意识到自身本土的脆弱性。美国内部对台海问题的分歧也在加剧,“战略模糊”依然是其对台政策的主基调。
与此同时,赖清德还试图拉拢日本和韩国等美国盟友,但这些国家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同样复杂。日本担心自身安全受到波及,而韩国则因对朝鲜半岛的安全顾虑保持更为谨慎的立场。显然,赖清德想通过强化“抗中牌”来争取更多支持,但各方实际行动的可能性依然有限。
赖清德的这些动作,更多是出于对内外压力的应对。从内部看,蓝白阵营的合作正在酝酿,可能对民进党形成强大挑战;从外部看,美国对台政策的摇摆不定,让赖清德感到时间紧迫。
在当前复杂的台海局势下,赖清德的冒险动作究竟能否带来其预期的效果?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