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985,意味着打败了全国99%的考生,尤其是头部985。但学校好,不代表学生素质就好。成绩不等于素质这句话,一直都不过时。
之前有一本书很出名,说的是哈佛大学凌晨的图书馆,意在表达名校的学生,更爱学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之后被辟谣,这都是无稽之谈。但在国内,凌晨的教室,比那个虚构的凌晨图书馆要“好看”,只不过这个好看,并不是褒义词。
凌晨的985教室:学生素质堪忧,吃相难看,却也不管不顾!
网上流传了一组,凌晨的985大学教室照片,让很多人对985高校学生的素质产生了质疑,事情是这样的:
在这所大学里,有同学凌晨去教室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教室里空无一人,但几乎每个座位上都放着东西,有的摆着一本书,有的只放了一个耳机,甚至还有用水杯或几张纸占座的。
后来才知道,这些座位都是被提前占好的,为了第二天上午的微积分课。但问题是这些占座的学生本人并不在教室学习,而是在宿舍睡大觉。
这种占着位置不用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连一些家长都直言985学生的素质也不过如此。
其实占座这件事本身在大学里很常见,特别是快到考试周的时候,图书馆和自习室经常是一位难求。
但问题在于很多人占了座位却不来使用,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让真正想学习的同学找不到地方。
这种行为的可笑之处在于,这些学生表面上看起来很努力,实际上却是在自欺欺人。他们用这种表演式学习来感动自己,却没有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985高校的学生都无法避免这种情况,那就确实能说明问题了。现在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做表面文章,而不是踏实做事。
与其提前一天去教室占座,不如把这种劲头用在日常的高效学习上。去图书馆的时候,不要先考虑哪个位置更舒服。
而是要思考不管坐在哪里,能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如何规划这一天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这远比整个考试周熬夜、喝咖啡、昼夜颠倒更有成效。
病态的竞争,导致了学校的乱象
对985高校的学生来说,每门课的学分都要达到较高水准,计算出的绩点要纳入保研考量,这导致很多人陷入一种近乎病态的竞争中。
正是这种病态竞争,让我们看到这种吃相难看的现象。其实不仅仅是占座问题,大学里还有很多类似的表演式学习现象。
比如有的同学整天泡在图书馆,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有的同学上课总是坐第一排,认真记笔记,但课后从不复习。
有的同学熬夜通宵复习,第二天在考场昏昏欲睡。这些虚假的努力最终只会欺骗自己。真正优秀的学生往往注重平时的积累,他们不需要通过占座来获得心理安慰。
他们知道学习效率比学习时长更重要,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所以与其批评这些占座的同学素质差,不如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病态的竞争?也许是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太单一,太注重分数和绩点,而忽视了学生真正的能力和素质。
大学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地方,而不是制造焦虑和内卷的工厂。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真正的比拼在于日常高效积累而非临时作秀。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