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I
编辑I
最近刷到中东那事儿,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风风火火飞以色列,落地时机场估计还飘着欢迎的彩带,结果加沙北部那边,炸弹却是正轰隆隆炸个不停。
咱先捋捋这次事件的的前情提要:以色列之前跟“开盲盒”似的,突然越境去卡塔尔炸哈马斯,事先连个招呼都没跟美国打。你想啊,俩号称“铁哥们”的盟友,一方搞这么大动作还藏着掖着,美国能不气?特朗普都公开炸毛了,停火谈判更是直接被这一炸炸到濒临崩溃。
鲁比奥这次去以色列,说白了就是“救火队员兼双面胶”—— 既要哄着以色列“咱还是好兄弟”,又得回头去安抚卡塔尔,毕竟多哈不仅是美国在海湾的“战略充电宝”,之前停火谈判全靠它从中斡旋,少了这角色,以后中东的事儿更难办。
你说美国这外交,跟咱平时夹在俩闹矛盾的朋友中间劝和似的,左边怕得罪,右边怕失去,纯属给自己找罪受。
可这边外交辞令说得比蜜甜,那边加沙的现实却苦得能掉眼泪。
据报道,14日的空袭又带走数十条性命;有居民说加沙城快被“夷为平地”,这话听着就揪心 —— 那是什么军事行动啊,分明是逼着人离开自己的家。
对巴勒斯坦人来说,这哪是打仗,简直是又一场“灾难日”,过去的苦日子还没忘干净,现在又添新伤,这种“被赶走”的感觉,一代代传下来,哪是说忘就能忘的?
更离谱的是那些数据,以色列说“没有种族灭绝”,可数字不会说谎啊:超6.4万人没了,九成的人被逼得背井离乡,好好的城市变成一堆堆碎砖头。
最让人难受的是饥饿,这哪是天灾,分明是另一种“慢刀子杀人”。加沙卫生部门说就过去24小时,又有两个成年人饿没了,至今已经有数百人死于营养不良,这里面还有许多是孩子。
你说这些孩子招谁惹谁了,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国际社会天天喊 “人道援助”,可援助在哪呢?跟画饼似的,看着挺香,到不了肚子里全是白搭。
再说说鲁比奥这趟访问的“戏码”。表面上是美国在联合国大会前表个态:“不管别人怎么说,以色列我罩定了!”实际上也是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撑场面;内塔尼亚胡现在全靠极右翼盟友才能坐稳位置,那些人张口闭口要“彻底胜利”,根本不跟你谈妥协。
鲁比奥一来,内塔尼亚胡正好跟内阁里的硬茬说:“你看,美国还站我这边呢!”可这戏演得再真,也解决不了真问题啊 —— 停火的路被以色列自己炸断了,加沙还有人质没救出来,美国这承诺跟空中楼阁似的,看着挺结实,其实一戳就破。
更有意思的是国际社会的态度,以前可能还含糊其辞,现在都开始 “划清界限”了。联合国大会要投票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这些以前跟美国走得近的国家,都准备换立场了。
这意味着以色列以后在外交上更孤立,鲁比奥带过去的“定心丸”,顶多管个三五天,根本挡不住大趋势。
美国和以色列现在就跟俩站错队的学生似的,全班多数人都反对,他俩还硬着头皮扛,不光在中东没了道义上的理儿,以后在别的地方办事也得受影响。
内塔尼亚胡也挺有意思,明明国内有人抗议,人质家属哭着求他停火,他愣是不听,一门心思靠军事冒险保自己的位子。鲁比奥这趟访问,反倒成了他的“政治工具”,用来堵内阁里那些人的嘴。可这短期的好处,是用加沙老百姓的命和以色列人质的安全换的,这笔账怎么算都亏。
说真的,这出戏看到现在,真觉得又无奈又讽刺。鲁比奥在以色列可能能听到几句掌声,可加沙那边的哭声、饿肚子的呻吟,他能听见吗?
外交辞令再漂亮,也盖不住废墟里的血腥味;盟友关系再铁,也经不住一次次透支信誉。现在的情况就是,轰炸不停,人还在饿,人质没救,谈判崩了,美国和以色列还在死循环里绕。
照这么下去,鲁比奥带过去的不是“解决方案”,顶多是“缓兵之计”,等这阵风头过了,该有的问题一个都少不了,甚至可能更糟。
说到底,打仗从来不是“赢了就完事儿”,尤其是当炮弹落在老百姓头上,饿肚子成了常态,那赢的到底是什么呢?
希望这出戏能早点演到“停火 那一幕,毕竟对加沙的人来说,他们要的不是谁的“胜利”,只是能好好活着,有个家,能吃上一口热饭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