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刚在黄岩岛建立了国家级保护区,菲律宾就竭尽全力,派出多艘船只试图侵闯。但结果不出所料,马科斯当局惨败而归,所有船只全被管制。而且,相比中方直接通报情况,一直装扮成“受害者”,炒作舆论的菲律宾,这一次罕见保持了沉默,这说明了什么?
«——【·菲律宾的非法突进·】——»
9 月 16 日的黎明尚未穿透南海的晨雾,黄岩岛周边的海水已泛起不寻常的涟漪。菲律宾十余艘公务船组成的船队正悄然突破既定海域界限,朝着中国固有领土黄岩岛的领海基线靠近。
这些船只打着 “维护渔民权益” 的旗号,实则执行着有预谋的非法侵闯行动。彼时的海面风速不足三级,适合小型船舶机动,却未能掩盖船队推进轨迹中暗藏的挑衅意图。
黄岩岛作为中国中沙群岛唯一露出水面的珊瑚岛礁,距珠江口约 480 海里,总面积约 150 平方公里的海域自古便是中国渔民的传统作业区。
2012 年以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在外部势力支持下加速装备更新,从法国引进的加布里埃拉・西朗级巡逻舰等现代化装备陆续入列,使其在南海的骚扰行动愈发频繁。
此次出动的船队规模远超以往零星的渔船袭扰,10 余艘公务船的协同行动显然经过精心策划,试图凭借数量优势制造既成事实。就在菲方船队接近黄岩岛潟湖入口时,中国海警的雷达监控系统已完整捕捉到这股异动。
与此前不同,这次菲方选择在凌晨发动行动,既想利用晨光熹微的视觉盲区,也企图趁周边渔船作业较少的时段减少干扰。他们或许低估了中国海警近年来构建的立体监控网络 —— 从卫星遥感到无人机巡航,从岸基雷达到舰艇实时监测,多重技术手段已织就一张覆盖全时段的监管大网。
«——【·管控网络精准落子·】——»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在确认菲方非法侵闯事实后迅速展开行动。执法船艇按照预定方案占据关键阵位,对侵入领海的菲律宾船只实施分级管控。
不同于以往以喊话警告为主的处置模式,这次执法力量直接启动了包括电子管控在内的综合措施。部分菲方船只的 AIS 信号突然中断,在海事监控系统中变成失去踪迹的 “幽灵船”,这种精准的技术干预让其无法再隐藏真实航向。
对于试图冲闯核心海域的船只,中国海警采取了航路管制措施。执法船艇以专业战术动作形成隔离带,将非法船只引导至指定水域实施原地管控。
清晨 6 时许,一艘编号为 3014 的菲律宾公务船突然改变航向,以不专业的危险方式试图冲撞中方执法船,中国海警立即启动水炮喷射予以驱离。金属船体撞击水流的轰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也让菲方船员意识到此次执法行动的强硬立场。
更远处的海面上,菲律宾海警寄予厚望的增援力量正陷入停滞。加布里埃拉・西朗号巡逻舰本应按计划驰援前线,这艘长 83.6 米、配备先进监视系统的铝制船体舰船,此刻却在距离黄岩岛 14.5 海里的海域抛锚待命。
该舰 22 节的最高航速足以快速抵达事发海域,但舰长显然接到了保持距离的命令。中国海警的执法态势让这艘菲律宾最现代化的巡逻舰不敢越雷池一步,其搭载的 44 名船员只能眼睁睁看着前方同伴陷入被动。
这场持续数小时的海上管控行动呈现出鲜明的技术对抗特征。中国海警不仅运用了 AIS 信号管控等电子手段,还通过无人机实时回传画面掌握全局。
这种 “技术 + 战术” 的组合拳,彻底瓦解了菲方依靠数量优势制造混乱的企图。当太阳完全升起时,黄岩岛海域已完成清场,非法侵入的菲律宾船只要么被牢牢管控,要么在执法船监视下缓慢撤离。
«——【·沉默信号·】——»
中国海警在上午 10 时许发布的通报简洁明了,用事实陈述完成了对事件的官方定性。这份没有多余修饰的公告,却在马尼拉引发了罕见的舆论静默。
一直将社交媒体作为舆论战场的菲律宾海警发言人杰伊・塔里埃拉,其 X 账号在事发后超过 12 小时未更新任何相关内容。这个习惯用 “骚扰”“侵犯” 等词汇渲染事态的发言人,此次选择了反常的沉默。
菲律宾主流媒体的反应同样耐人寻味。往常热衷于抢先发布 “受害者叙事” 的电视台和报纸,当天的南海报道板块出现了明显空白。几家平日里活跃的新闻网站仅转载了中国海警的通报原文,未加任何评论分析。这种集体性的低调处理,与此前每次小规模摩擦后的高调造势形成强烈反差,暴露出菲方对此次行动失败的默认。
这场清晨的海上较量,标志着中国在南海的执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从 2012 年的初步管控到如今的精准执法,技术升级支撑着执法能力的质的飞跃。
中国海警已实现从 “被动应对”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型,AIS 信号管控、无人机巡航等技术手段的成熟,让非法侵闯行为难以遁形。此次行动中,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清场的高效处置,展示了体系化执法的威力。
黄岩岛海域的治理正在形成 “法律 - 生态 - 执法” 三位一体的新模式。2024 年 11 月公布的领海基线明确了主权范围,2025 年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强化了生态管护责任,而常态化的海警巡航执法则确保了制度落地。
这种层层递进的治理框架,让中国在南海的管辖从宣示走向实践,从原则走向细节。海警执法人员登检渔船时宣讲环保政策的场景,正是这种治理精细化的生动写照。
«——【·结语·】——»
此次事件也给地区局势带来微妙影响。菲律宾寄望于外部势力撑腰的策略遭遇挫折,加布里埃拉・西朗号在 14.5 海里外的犹豫,折射出域外干预承诺与实际支持之间的差距。
中国通过非战争手段维护主权的实践,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路径 —— 既不回避必要的执法对抗,又始终保持克制避免冲突升级,这种 “刚柔并济” 的策略正在重塑地区互动规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