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在这个时候决定在黄岩岛设立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不是没有道理的。设立黄岩岛保护区,对黄岩岛实施行政管理,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另一方面,从黄岩岛自然发育的前景看,这里也的确具备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条件。
甚至,随着黄岩岛自然发育的加快,沙洲的面积也将加速扩大。这意味着,黄岩岛的自然陆地面积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利于我们在黄岩岛建立保护区所需要的各种基础设施。
根据网上披露的在今年9月份对黄岩岛的航拍照片,我们可以观察到,在黄岩岛潟湖出口处,曾经很小的一片沙洲,现在已经呈现出急速扩展的趋势,现在的沙洲面积,已经比以前大了很多。
黄岩岛本身就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小岛,潟湖内部有许多大大小小不一的露出水面的礁石。这些都是黄岩岛构成自然岛的基本要素。
现在潟湖出口的沙洲又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就算是我们不对黄岩岛进行人工干预填海造岛,黄岩岛也终究会有一天自然形成为一个完全能够让人类在其上自由活动的大型岛屿。
但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所以,黄岩岛现在建保护区,就是一个无解的阳谋,谁来干涉或者反对,都不好使的那种。
实际上,黄岩岛争端开始以来,国内就有不少建议对黄岩岛进行吹填造岛的声音,而且对黄岩岛人工扩大陆地面积,和那种通过人工造岛把礁石变成人工岛不同的是,黄岩岛本身就是自然岛,因此人工实现黄岩岛造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管黄岩岛是不是进行人工造岛,黄岩岛都有12海里的领海区、毗连区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这一点,不管菲律宾如何反对,都是无法改变的国际法事实。
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岛屿,我们在上面进行任何形成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其他任何的活动,都是我们国家主权内的事情,其他任何国家无权置喙的。
黄岩岛保护区建成之后,这里必定会成为中国在南海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之一。
有意思的是,在讨论黄岩岛造岛问题时,大家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因为黄岩岛特殊的地质构造,黄岩岛的外围环礁呈现断崖式的陡降走势,无法在黄岩岛外围取沙填海。也就是说,从黄岩岛的外围吹填黄岩岛的话,理论上是很难实现的。
但从黄岩岛内部的潟湖,是无法取沙的,因为那里的沙子,本身就是黄岩岛潟湖的有效组成部分,挖那里的沙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此,不少人建议,在目前的情况下,直接在黄岩岛潟湖建立浮动或者固定的海上平台,直接用这种海上平台的模式,实现黄岩岛的人工造岛计划。
也就是说,造岛并不是非得吹填,直接把建好的海上平台拉过来,就是一片陆地了。只要需要,我们会源源不断地把事先造好的海上平台拖入黄岩岛潟湖,然后把这些海上平台以不同的功能区组合起来,一个海上平台式的陆地,就在黄岩岛实现了。
这样的话,我们在黄岩岛保护区的“三通一平”,就算是建成了。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在上面搭建保护区的各种设施,甚至建成学校、海军基地和渔民集散地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时候,这座面积130平方公里的黄岩岛,可以容纳的人口规模,那是相当可观的,妥妥的一座海上大城市。
有意思的是,网上还真出现了一艘疑似专门为黄岩岛建保护区而建造的一艘特殊船舶。从照片上看,这艘看起来十分特殊的船舶上,各种基础设施都有,就是那种保障人员工作和生活基础设施,你能想到的,它上面好像都有的那种。
更让人兴奋的是,这艘特殊的船舶,面积还很大,就像一座永久性的海上生活平台一样。
这样一座海上平台,干什么的,给谁使用,放哪里使用,真的是让网友们脑洞大开。
其中最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这艘特殊的船舶,会不会就是为黄岩岛保护区而建造准备的临时工作站?
也就是说,在我们公布黄岩岛保护区的时候,那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实际上早已经完成了。
我们宣布建立黄岩岛保护区,只不过是知会大家一声,等黄岩岛保护区建好了,大家都可以来这里赏美丽的风景了。
至于那些不怀好意的者,就是哪凉快去哪里了。
比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还刚刚以书面回应的方式,对黄岩岛保护区一事胡言乱语,称美国和菲律宾站在一起,拒绝接受我们建黄岩岛保护区的决定。
其实,你爱和谁站一起就站一起,影响不了黄岩岛保护区的一切。
黄岩岛是中国的黄岩岛,自然是我们说了算,鲁比奥只不过是自寻烦恼罢了,因为他说啥,都改变不了黄岩岛属于中国的事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