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线上诈骗打击行动却“适得其反”,从一场执法成功案例,演变成一场困住成千上万无辜公民的混乱。
原本应精准打击犯罪网络的行动,结果变成“大扫荡”,全泰国普通商贩、小企业主和普通工人账户被无预警冻结。
上周末危机全面爆发,社交媒体充斥着民众的投诉:店主、摊贩和普通工人突然发现银行账户被冻结。恐慌迅速蔓延,全国ATM机前出现排长队,人们争相取现,生怕下一秒自己的账户也会被封。
过度“撒网”引发恐慌
问题源于泰国追踪黑钱的强硬策略。官方在追踪可疑资金流向时,不仅锁定嫌疑人账户,还会冻结所有与该资金有过往来的账户,以便追回资金补偿受害者。然而,这种“霰弹枪式”做法波及了无数无辜者,他们唯一的“过错”只是收到了合法付款,而这些款项恰好与犯罪资金路径有交集。
泰国央行副行长 Daranee Saejoo 解释说:“受害者平均要花20小时才发现被骗并报警。到那时,骗子早就把钱转移、消费,制造更多交易痕迹。因此我们必须撒下大网,尽量追回尽可能多的钱来补偿受害者。”
官方解释与呼吁
科技犯罪打击司司令 Trairong Phiwphan 警少将解释说,账户冻结有多种原因,当账户被怀疑涉及洗钱活动时,银行会暂时冻结交易进行核查。
他呼吁民众理解执法部门的工作,表示官方正在紧急与金融机构协商,调整标准并解冻账户。公众可通过24小时热线1441或直拨095-425-7478投诉。
紧急修复措施
面对愈演愈烈的民怨,高层周一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泰国央行、网络警察及数字部纷纷宣布补救措施。
央行承诺大幅加快解冻速度,从原先法律允许的72小时甚至7天,缩短到2小时内完成审核,并每天11:00、15:00和19:00进行三轮集中审查。
泰国警察总长 Kittirat Phanphet 紧急召集全国各府警察局长到曼谷面谈,要求在打击犯罪和保护无辜民众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更大的挑战
泰国目前的诈骗问题确实严重,每年有数十亿泰铢被网络诈骗团伙骗走,政府的打击决心可以理解,但目前的做法显然“矫枉过正”。
官员承诺将在9月底前出台新标准,更精准地区分犯罪账户与正常账户。挑战在于如何维持反诈骗行动的有效性,同时避免伤及无辜。
目前,成千上万守法的泰国民众仍处于金融“冻结”状态,等待官僚系统解开本应保护他们、却让他们成了“嫌疑人”的困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