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邯郸广平县某高中向学生收取教材费,教辅费2700多元,面对家长的质疑,老师的“神”回复让事情直接上了热搜,引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有家长在只是在群里询问老师收费具体详情,结果班主任直接在群里回怼:“有疑问私下打电话,别在群里或网上瞎发,不然影响孩子以后上学、考研、考公!”
就是交个教辅费而已,怎么就跟考公扯上边了?老师的回答分明是拿着孩子的前途来逼家长闭嘴。事后,校方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回应称 “教辅费是自愿交的,还没开始收”。
你看看,又是“自愿”!这话相信家长们听得都免疫了,学校的收费项目大多都是打着“自愿”的旗号,但是真的能由着家长自主选择吗,校服 “自愿” 订,不订老师天天找;学生奶 “自愿” 喝,不喝孩子被孤立;教辅用书当然也是“自愿”,只是你不买的话,老师整天布置那上面的作业……
学校所谓的的 “自愿”,嘴上说 “你可以不选”,实际上用老师的态度、同学的眼光、孩子的作业,把你逼到 “不得不选”。家长们不是傻,都知道这是啥套路,可谁也不敢赌 —— 万一孩子因此受委屈,耽误了学习,这笔账咋算都不划算。所以只能忍气吞声,乖乖掏钱,还得陪着笑说 “谢谢老师”。
为啥学校这么执着于让家长 “自愿” 买这买那?说白了,这里面道道,谁都明白,学校推荐的 “自愿” 物品,都得去指定的书店、网店或者厂家去购买,价格比外面贵一大截。这中间的差价去哪了?不用想也知道。
这种 “伪自愿” 正在毁掉家校之间的信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看着所谓的“自愿”购买通知,家长还能有多相信学校和老师会诚信教学呢?而这种信任危机,最后必然会传递给孩子。家长心里有怨气,忍不住会在孩子面前抱怨:“学校又坑钱了”“老师就知道让买东西”,孩子听多了,自然也会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
老师一边教孩子 “要诚实、要正直”,一边打着 “自愿” 的幌子赚差价;学校一边说 “要给孩子减负”,一边让学生买一堆用不上的教辅。孩子看在眼里,心里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 “原来规则是可以随便改的”。
碰到这种“自愿”,家长也别总 “忍气吞声”。遇到不合理的 “自愿”,可以联合其他家长一起找学校要说法,或者向教育部门投诉 。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家孩子的学校,有没有让你 “自愿” 订校服、买教辅、喝学生奶?你是忍了还是反抗了?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