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㵲水河畔的东盟集霓虹初绽。泰国馆的金色飞檐翘角与越南馆的雕花窗棂相映成趣,往来人群中,有人举着老挝椰香糯米糕拍照,有人身着越南奥黛漫步——怀化,这座深居内陆的湘西山城,正成为年轻人“不出国门逛东盟”的热门打卡地,悄然变身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新枢纽。
东盟集为何落子怀化?这座不靠海不沿边的城市,又与东盟有着怎样的深厚联结?
夕阳西下,㵲水河畔的东盟集游人如织
战略东风:从“腹地”到“前沿”的命运转折
“把泰式屋檐和灯笼都拍进去!”长沙姑娘林薇在泰国馆前招呼同伴,镜头里,鎏金雕花的建筑与她身上的蜡染长裙相得益彰。谁能想到,三年前,这片位于怀化鹤城区河西街道的土地,还是菜地与油茶林交错的城郊荒地。
如今,规划面积354亩的东盟集沿㵲水河绵延近3公里,文莱、柬埔寨等东盟十国风情馆与东盟文化交流中心错落分布,搭配㵲水河的天然水景,勾勒出“仿佛置身东南亚”的独特景致,成为湖南首个大型东南亚风情文旅综合体。
东盟集十国风情馆
怀化的“东盟缘”,并非偶然。地处湘、鄂、渝、黔、桂五省边区中心,怀化自古就是中部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沅水“黄金水道”与中央驿道让这里成为重要中转站,孕育出洪江古商城的繁华;上世纪70年代,湘黔、枝柳铁路贯通,更让怀化赢得“火车拖来的城市”之名。
而真正让怀化从“内陆腹地”跃居“开放前沿”的,是国家战略的东风。2019年8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布,明确将怀化定位为“重庆—怀化—柳州—北部湾”主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这也是湖南唯一入选该战略的城市。自此,怀化与东盟的联结,有了更坚实的战略支撑。
陆港引擎:物流与文旅的双向奔赴
走进怀化国际陆港,老挝木薯、泰国橡胶正通过传送带卸车,经加工后将重新发往东盟市场;冷链专区里,刚到港的榴莲、山竹新鲜饱满,即将端上怀化人的餐桌。
2021年9月,作为怀化“头号工程”的国际陆港正式开工,仅用3个多月就实现基本功能运营,完成从“0”到“1”的突破。如今,依托中老、中越铁路,货物从怀化出发,2天可达越南河内,3天抵老挝万象,综合物流成本直降30%-50%。
游客在东盟集风情馆打卡
这场“时效革命”,让怀化成为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三一集团、顺丰物流等企业纷纷入驻,推动形成“货物聚散—产业集聚—贸易升级”的良性循环。2024年,怀化国际陆港开行东盟班列1009列,同比增长219%,稳稳成为湘鄂赣三省货物集结中心。
陆港大桥通车后,箱包产业园、物流园区接踵而至。目前,怀化箱包皮具产业集群已聚集172家企业,产品通过陆港铁海联运发往越南、马来西亚等地,2025年上半年出口额就达2.6亿元。
物流的红火,也为文旅注入新活力。东盟集里,千岛拾光融合料理餐厅的主理人杨明维笑着说:“筹备开业的三个月,试菜试得我胖了二十多斤!”餐厅里,19道东南亚风味菜、21种甜品、19款饮品,成了游客感受东盟风情的“舌尖窗口”。
陆港与东盟集形成了“硬基建”与“软环境”的完美协同。更巧妙的是“前店后仓”的协同:陆港的“东盟水果专列”将热带水果直送东盟集跨境商贸区,实现“产地直达餐桌”;陆港经开区的东盟经贸合作展示中心,又与东盟集形成互补。今年9月东盟集试运营期间,同步举办的“东盟文化周”吸引超10万游客,其中30%是通过陆港通道而来的东南亚友人。
共赢之治:内陆开放的“怀化答案”
东盟集的崛起,给当地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以前村民租房难、租金低,现在房子根本不愁租,租金翻了番!”土生土长的鹤城区河西街道李公湾村老村支书梁亨友,言语里满是感慨。
曾经零散占道的夜宵摊,如今被规范安置在沿河风光带与南北广场,夜间消费活力有序释放;随着东盟集、五溪非遗园等文旅项目走红,鹤城区河西街道辖区景区日均游客量增长3倍以上,不少村民开起了民宿、餐馆,日子越过越红火。
随着《湖南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支持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怀化正实现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转型升级。怀化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额达19.8亿元,同比增长30.8%。
东盟集作为这一进程中的文化地标,其意义远超文旅范畴。项目预计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带动就业超2000人,并催生跨境电商、文化创意等新业态。
㵲水河畔的东盟集十国风情馆
目前,东盟集正与周边天问岛、榆树湾文旅商综合体联动,共同构建怀化文旅新轴线。随着项目完善与业态丰富,它有望成为怀化乃至中部地区夜间经济中一张耀眼的名片。
不同于沿海沿边城市,怀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开放之路:以国际陆港为依托,打造“物流+文旅”协同模式,形成“东盟资源—怀化制造—RCEP市场”的产业链闭环。这一创新实践,为内陆地区扩大开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暮色渐浓,㵲水河清风习习,陆港大桥流光溢彩。东盟集里,孩子们追着灯笼跑,老人们在河畔散步,东南亚风情的音乐与欢声笑语交织。梁亨友常带着家人来这儿,望着眼前的热闹景象,他总说:“现在多好!住在这儿,越来越幸福。”
从“火车拖来的城市”到“连接东盟的枢纽”,怀化的蜕变证明:即使不靠海、不沿边,只要找准定位、创新路径,内陆城市也能在对外开放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这不仅是一座山城的转型故事,更是中国内陆地区深化与东盟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 怀化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