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印度在5月7日和巴基斯坦的空战中损失了4架阵风,2架俄式战机,好歹练了兵,检验了空中实力。经此一役,印度算是明白了:与其花大价钱采购国外战机,不如在本土制造。因为这样即便被对手打下再多战机,自己也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补充。
《今日印度》等媒体证实,印度空军采购114架“阵风”战斗机提案得到了国防部确认,国防部和国防委员会等机构将在商议后给予最终答复。从印媒的口风来看,这项价值达两万亿印度卢比(约合226亿美元)的天价采购合同大概率将得到通过。
有网友对此表示不服,认为“阵风”战斗机在印巴空战中表现不佳,印度作为该型战机的主要外国客户,理应“敬而远之”,而不是上赶着给法国达索公司做“试飞员”。毕竟动辄2亿多欧元的单价,非是一个人均GDP只有2000美元的农业国家能够承受起的。
真相是:印巴空战后,法国为挽回声誉,保障“阵风”战斗机的市场份额,对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买家进行了大幅度让利。如对印度,法国计划在印度南部兴建航空发动机厂,通过“师徒帮带”方式,让印度得以自行生产“阵风”战机6成以上配件。
勿小觑了印法合作态势,它可能让印度实现从“0到1”的突破,让印度首次近距离接触四代机生产大部分流程。至于剩下的40%配件,印度就只能靠自己琢磨了。说明马克龙政府很精明,在帮扶印度的同时留了一手,避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让自己彻底失去战斗机订单。
牛姐认为,印度即便获得了法国的技术和生产图纸,但是想在短时间追赶世界五代机水准,让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空大国,基本不具现实条件。原因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难度太高了。
记得吴大观专家在临终前感慨,航空发动机研制太难了,自己用尽一生心力,却也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反映在现实,歼10在2015年之前,用的都是俄罗斯发动机,2015年之后,逐步换上了中国的国产发动机。
后期进行了重大技术改进,但在机动性、飞行寿命等关键指标上,比较俄罗斯的发动机尚有不小的差距。中国工业体系相对完善,却不能生产一款比肩美俄的世界级航空发动机,遑论工业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印度呢?
其二、印度的对手都在进步,不可能等着印度追赶上来。
印度吹嘘“光辉”吊打一切五代机,实不过自吹自擂。因为这款精心包装的三代机,发动机取自美国、雷达系统取自以色列、空射导弹取自法国,就连飞行员逃生的座椅非依赖英国不可。
结果可想而知,采购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印度的组装工程就得停下。另外,印度制造水平不佳,后勤保障滞后,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空军和陆军采购“光辉”的信心。
可以说,印度就不具备独立生产战斗机的能力,它现在的一切动作更像是政治作秀,只为了麻痹底层群众和一些不知印度底细仍愿意和印度进行军贸合作的小国,如菲律宾。
于中国而言,继续发展自己就是,无须太过关注法印合作动态。因为中国在93阅兵展现的多数装备太逆天了,比如激光炮、微波武器、无人僚机、机器狗等。如果印法仔细研究一下中国,就该放弃通过军事合作方式共同“抗衡”中国之不切实际的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